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北师大版选修 唐诗欣赏蜀 相下载详情

北师大版选修 唐诗欣赏语文《第五课 沉郁顿挫 忠厚缠绵——杜甫诗四首 蜀 相 》优秀教学设计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北师大版选修 唐诗欣赏语文《第五课 沉郁顿挫 忠厚缠绵——杜甫诗四首 蜀 相 》优秀教学设计

那么有谁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传奇人物呢?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葬在定军山下。诸葛亮的一生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但这也不仅让人叹惋毕生志愿不能实现的英雄遗憾长逝。

而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诸葛亮与刘备君臣之间的鱼水相得的关系,也使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心潮起伏、热泪盈眶,写下了不少传世杰作。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也正是其中的佳作《蜀相》。而在我们鉴赏这首诗歌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杜甫及其沉郁顿挫的诗风(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1)、诵读诗歌的能力(2)、把握诗歌形象,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3)、掌握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杜甫对英雄崇敬、仰慕、叹惋之情及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情怀。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要使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那我们先来知人论世。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杜甫:(712—770)字____,自称______。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____”。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_____ ;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著有《________》。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一个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曾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府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晚年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而《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文人。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怀有“致君尧舜上”政治理想的杜甫却又仕途失意、报国无门。因流寓成都,转而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表达无限仰慕。

在我们知人论世之后,我们便应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来鉴赏诗歌了。而以意逆志鉴赏诗歌的一个有效方法便是诵读诗歌。首先我先同学来初读诗歌。(点评:应注意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先明确情感。然后教师范读,请同学们再次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在把握了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我们再来齐读诗歌。

那当我们再三的诵读诗歌之后,请同学们回答老师一个问题。

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呢 ?

我们回想一下: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称这样的诗歌为怀古咏史诗歌。怀古咏史类诗歌是高考考查的一类重点诗歌类型,那么鉴赏怀古咏史诗时有哪些鉴赏要点呢?

鉴赏要点:

①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②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③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古伤己。

在我们简单了解怀古诗歌的鉴赏要点之后,我们便来鉴赏这首怀古咏史诗《蜀相》,来共同探讨一下作者怀念了那些古人?咏叹了那些历史?而且作者怀古咏史的目的又为何?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翻译:

本联有一个动作描写,是哪一个?有何寓意?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这足见作者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饱含着杜甫对诸葛亮的无限追慕之情。

作者自问自答,描摹了丞相祠堂的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作者在描摹祠堂的外景之后,便拾步入内,看到祠堂内部的景色,这就写到了颔联。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翻译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以“自”“空”二字修饰,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借乐景抒哀情,英雄无人问津,这是何等凄凉伤感。而这凄凉全有“自”“空”二字修饰。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