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华东师大版高三下册《第六单元 二十四 文论十则 板桥题画三则》优秀教案设计
说明:
《板桥题画三则》为高中语文教材高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最末一篇,单元主题为“人生与艺术的境界”。本文为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艺术小品(艺术评价或随笔),篇幅极短小,但涉及郑板桥绘画创作方面的一些重要而独到的观点,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而深刻,准确深入地理解这些观点将有助于学生审美与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为达成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按三个环节逐步进行:一是引导学生明确每则题画中作者的艺术主张;二是通过课堂朗读、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深入准确地理解领会作者的艺术主张的内涵,并能举例阐释;三是通过教师补充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中郑板桥艺术创作主张的价值,从他的艺术个性化追求中领悟艺术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以上三个环节按学生认知与理解的难易程度逐层展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握三则题画中阐明的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艺术构思和创作的规律。
2、难点:理解“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以及“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等创作主张的内涵及创新价值。
说明:
由于是艺术评论,话题是“画竹”,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三则题画原本也是分散的,因此对作者提出的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构思与艺术创作的规律,学生的理解存在困难。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是教学的重点所在。由于是题画,作者的观点表达得相对精炼,点到为止,缺乏必要的阐释,因此二、三则题画中“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有成竹无成竹其实一回事”等字句的含义模糊, 在课堂上如何激起学生探究讨论的兴趣,如何结合艺术创作以及生活经验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重要观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
200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材料说的是以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书法,他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单个看歪歪扭扭、总体看错落有致的奇特的书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郑板桥关于绘画的的自我言说、自我表白。我们来看看这个“不可无一、不能有二”的书法怪才,他的绘画主张是否也与众不同。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与艺术的境界”,人生与艺术都有境界的区别,人生有时决定了艺术,由艺术也可以看人生呀。先来看看注释对郑板桥高度浓缩的概括吧。
学生读注释,教师强调重要信息:注释按惯例从生卒年代、身份、地位、突出成就等几个方面浓缩了郑燮(1693--1765)的一生。注意两点非常规信息:因请赈被罢官;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李蝉、金农、高翔、汪士慎、黄慎、李方膺、罗聘)。
说明:
找准话题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堂。09年高考材料作文学生比较熟悉,导入语中“奇特的书法”、“怪才”、“与众不同”等词语的提示或暗示既可以让学生了解郑板桥的书法以及个性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与教学目标的最末一点相关联,为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埋下伏笔。
释题
题画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体,指的是写在画幅前后的文字,它与画面往往会相互补充,在内容以及造型布局上相映成趣,形成中国画一种独特的美,是中国特色,西方没有的。题画或者诗或者文,内容比较自由宽泛,把它从画面中分离出来,题画也具有独立的阅读价值。
郑板桥差不多凡画必题(他人不如此),他没有关于艺术创作的专著,他的艺术见解都散见在他的题画中。题画是了解他的个性、创作心得、创作主张的第一手资料。三则题画都是关于“画竹”的,也可以说是艺术随笔或者艺术评论,虽短小但每则均有它深刻独到之处,具备中国古典艺术评论借事说理、借形象释义,点到为止却妙义无穷的基本特点,值得反复咀嚼。
说明:
“题画”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本样式,它的特点、性质、作用的交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这个环节必不可少。
文本阅读(分则阅读概括讨论分析文中的主要观点)
(一)学生朗读、概括第一则题画中作者的观点。
【课堂师生活动具体环节设计】
(1)学生齐读第一则题画,解决文字困难。
(2)学生寻找记叙中的议论总结句,概括作者的创作经验——“无所师承、得于自然”。
(3)教师提问:面对自然、自然中生长的竹子,板桥为什么能够“多有所得”?什么原因?前文的描写有没有什么他没有明说而易于被我们忽略的创作规律或经验?(教师范读第一则题画描写生活场景的部分,注意倾注作者对竹的感情及表现作者观察细致的重点词句的语调、节奏、轻重。)
(4)学生回答(或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机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