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鲁人版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6 唐诗三首 登高》优质课教案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预备(课前三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熟悉诗歌,初步把握感情和节奏。
(二)导入
目的:引用陈子昂的诗句,初步熟悉古人登高的感触,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内容:从古到今,有很多文人登临高处就会感慨万千。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曾泪流满面地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代诗圣杜甫登临高处,会抒发怎样的感慨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千古绝唱《登高》。
(三)齐读、明确学习目标(PPT出示)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四)整体感知
目的:1、读对字音、节奏,读懂、读通诗意。2、初步感受作者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悲、哀、恨。
具体实施:1、一生朗读,明确字音;易错字。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4、用一个字概括作者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五)文本赏析
过渡:杜甫为何这么“悲”,这么“恨”呢?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首诗歌开篇便不凡,便为人们所赞颂,为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读首联,同时思考:首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你是通过哪些意象体会到的?(PPT出示)
首联赏析
形式:提问,展示,朗读
目的:1、学生字斟句酌,各抒己见,通过分析首联,感受经典意象与感情的结合,引导学生明确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2、指导诵读,把握节奏,感受情感。
内容:首联营造出悲怆、凄凉、清冷、孤寂的意境。
1、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我们初中学过的课文《三峡》有这么一句诗“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者为什么选择这种意象而不选择其他意象呢?我们选另一种动物的叫声,比如:“风急天高熊咆哮。”行不行?不行,这就是杜甫选择意象营造意境的高超。猿的叫声恨凄惨、恨伤感、恨凄凉,很好地营造出了悲怆的意境,从而传达出的事作者主观情感的悲和哀。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2、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冷色暗色代表凄清、荒凉、伤感,暖色亮色给人温暖、愉快、生机勃勃)
3、鸟飞回:“回”是什么意思?回旋。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漂泊,作者《旅夜书怀》中有这样的诗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作者的处境与这一只飞鸟的处境是何其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