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一语文《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2 诗两首 再别康桥》精品课教案
重点:揣摩诗歌意象,欣赏诗歌意境,领会诗中涌动的作者的思想感
难点:培养提升学生鉴赏评价诗词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离别诗总是让人伤感,让人憔悴,让人涕泪泗流。但有一首诗却个例外。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踏上一段寻美之旅,去学习这首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离别诗”,去探寻《再别康桥》的魅力。
(二)初读诗歌,把握字音字形和朗诵的基本方法
1、请同学们以舒缓的语调、缠绵的感情来深情朗读这首诗;
2、教师纠正字音,明确朗诵的基本方法;
朗诵指导:朗读的时候要字正腔圆,语速舒缓,感情饱满。这首诗感情是变化的,因此要读出跌宕起伏。意象词如云彩金柳、动词如荡漾招摇要重读,押韵的词如来、彩读的时候声音要拖长。
3、下面请同学们听示范朗读,再次感受诗歌。
(三)踏上寻美之旅——(一)意象之美
1、通过朗读诗歌,我们感觉这首诗写得真美,诗人笔下的康桥那么迷人,那么诗人选择哪些自然景物来表现康桥的美呢?
明确:有云彩、金柳、青荇、柔波、水草、清泉、青草、星辉、夏虫等自然景物。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寻常物象,而选择云彩金柳等自然景物来表现康桥的美,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脱俗之感,而且还营造了安详宁静、哀而不伤的氛围。
请同学们抓住金柳、青荇和清泉三个意象来赏析,同学们可以小组合作交流,提示同学们从色彩、动作、姿态、艺术手法等方面分析这些意象。
小组交流,分享思考的成果
诗人为什么喜爱康桥呢,下面我们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吧。
(四)知人论世
1、 徐志摩:(1896~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出生于富商家庭。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胡适曾经评价他说: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对康桥,诗人留下《康桥再会吧》《再别康桥》这两首诗和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2、康桥情结
徐志摩曾在1920-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诗人还邂逅了一位令他魂牵梦绕的女子林徽因。徐志摩的康桥生活过得惬意而充实:“在清早,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去,有时反仆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但我要没有过过康桥的日子,我就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
徐志摩在回忆康桥时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挥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