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人教版选修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2.刘彻下载详情

选修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语文《诗歌欣赏 第四单元 寻找文字的炼金术 讲读 2.刘彻》精品课教案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选修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语文《诗歌欣赏 第四单元 寻找文字的炼金术 讲读 2.刘彻》精品课教案

教学建议

一、预习指导

《刘彻》是根据一首中国古诗《落叶哀蝉曲》的英译本改写而成,学生课前阅读原译与庞德的改写,并试着将原诗译成现代的白话。

二、作品讲解

1.简要介绍意象派诗歌的特点,可举出庞德的另一首名作《在一个地铁车站》为例,加深学生对“意象并置”这一手法的理解。

2.《落叶哀蝉曲》伪托汉武帝刘彻所做,给学生讲述刘彻与他的爱姬李夫人的故事,引领学生大致感受原诗的抒情色彩。

3.分析庞德的“改写”与原诗的区别之处,重点两个方面:一、“改写”舍弃了原诗抒情性的结尾,单纯以意象呈现为主,使诗境更为含蓄;二、凭空添加了“潮湿的树叶”一句,突出体现了意象派诗歌的特点。

4.让学生展示各自《落叶哀蝉曲》的白话译文,与《刘彻》进行比较,并讨论庞德的“误译”是不是一种新的创造。

三、扩展与比较

1.意象派诗歌的“意象并置”的手法,受到了中国文字的影响,可向同学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并组织讨论中国文字的形象性。

2.建议学生在自己白话译文的基础上,也尝试对《落叶哀蝉曲》进行创造性的改写。

参考资料

一、庞德与中国诗(赵毅衡)

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诗人是庞德,而庞德也是20世纪对中国诗最热情的美国现代诗人。

庞德在新诗运动早期就把接受中国诗的影响提到运动宗旨的高度,此后又终身不懈地推崇中国诗学。1915年,他在《诗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诗“是一个宝库,今后一个世纪将从中寻找推动力,正如文艺复兴从希腊人那里找推动力”。他接着又说:“一个文艺复兴,或一个觉醒运动,其第一步是输入印刷、雕塑或写作的范本……很可能本世纪会在中国找到新的希腊。目前我们已找到一整套新的价值。”他闪烁其词暗示的“一整套新的价值”,看来就是他当时正在研读的费诺罗萨关于中国诗论文手稿。

这里我们简单说一下庞德接触中国诗的经过,以及他与费诺罗萨的关系,它牵涉到我们下面将要讨论的许多问题。厄内斯特·费诺罗萨(ErnestFenollosa,1853—1908)是美国诗人,东方学家。他是西班牙裔美国人,自哈佛毕业后,到东京大学教经济与哲学,自此改攻东方学,主要研究领域是日本美术。著有长诗《东方与西方》,认为中国文化唯心、唯思,而西方文化过于物质主义。全诗结于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美梦之中。1896年至1900年,他再次到日本游学,向有贺永雄(ArigaNagao)、森海南(MoriKainan)等著名学者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诗歌、诗剧,做了大量的笔记。1908年他逝世后,他的寡妻玛丽·费诺罗萨(MaryFenollosa)出版了他的著作《中日艺术时代》(TheEpochsofChineseandJapaneseArt)。但是费诺罗萨翻译,只是中国诗笔记(其中每首诗有原汉文、日文读音,每个字的译义和串解),显然不能原样付梓。于是玛丽·费诺罗萨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诗人与他死去的丈夫“合作翻译”。

大约1912年底,她在伦敦遇到27岁的青年诗人庞德,谈得很投机。这个偶然事件,成为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事。回美国之后,她就给庞德分批寄来了费诺罗萨的中国诗和日本诗笔记本。庞德从中整理出三本书:1914年译出中国诗集《神州集》(Cathay),1916年译出《日本能剧》(Noh,orAccomplishment),1921年整理出版费诺罗萨的论文《作为诗歌手段的中国文字》(TheChineseWrittenCharacterasaMediumforPoetry)。

庞德的一生,他的作品和思想一直在引发争议。但是,《神州集》看来是个例外。当时,这本诗集从无论哪一派的评论者那里得到的都是无保留的赞扬,甚至最恨庞德的英国学院派,也不得不承认这本译诗集的魅力。()

……

庞德从翟理斯书取材改写的另两首诗,却不再用仿日本形式。其中之一是取材自《九歌》的仿屈原:

我要到森林里去,

那里,众神走着,头戴紫藤花环,

在银青色的潮水边

还有些神驾着象牙的车。

少女们走来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