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自主赏析 阁夜 杜甫》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掌握解析诗歌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方法点拨,提高学生对杜甫诗歌的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学生已经通过对《杜甫诗三首》的学习,对杜甫及其作品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作者生平的四段经历,即读书漫游、困守长安、陷敌为官、西南漂泊,对这些学生是有了解的。尤其是第四个阶段,因为《杜甫诗三首》中的三首诗,都是写于这个时期。这对学生解读《阁夜》很有帮助。
学生对作者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在学习完《登高》和《秋兴》等诗歌之后,也应有初步的感知。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杜甫诗三首》,学生齐背。请学生谈一谈在自己心中杜甫的形象。
预设:体弱多病的老人、漂泊孤苦的腐儒、忧国忧民的诗圣、乐观旷达的狂夫……
学生可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联系背景,解读题目
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初读诗歌,初步感知
1.根据学生朗读的具体情况,教师进行点评。
2.教师范读,务求读出深情和顿挫。
四、再读诗歌,咀嚼鉴赏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由意象明意境。
要求:边朗读边联想,前两联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提示:应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进行赏析,比如:岁暮、短景、霜雪、寒宵、五更、角鼓、三峡、星河……。还应联系先前所学的杜甫诗歌,帮助学生品味诗句的意境,比如可将“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与“五更角鼓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进行对照。
总结:此两联意境辽阔,气象雄浑。以此为契机应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杜甫诗歌沉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