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略读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优秀教案
理解诗中情感与带着感情朗诵诗歌这二者相互结合和促进;在理解诗歌语言时,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难舍难分之情,思考一代知青对自己、对未来的迷惘、恐惧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本诗形象可感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在某个年代,有一批和你们一般年纪的年青人,他们昨天还在校园里、在家庭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今天却面临着突如其来的离别。朋友同学各奔东西,父母儿女远隔千里。在那段惶恐的岁月里,到底明天还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知。或许一别,便成了永别。
今天,让我们跟随一首诗歌,走近一个年代,在食指的指引下,走向四点零八分的北京。(ppt展示)
二.初步感知(10’)
下面,我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熟悉课文,结合课文后面的背景解说来初步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
(学生自由朗读,ppt展示诗歌)
播放范读视频。
学生齐读课文,朗读并不十分到位,是由于对作者、对那个时代的不了解,引出背景、作者介绍。首先播放视频,然后解说背景、作者。
三.作者、背景介绍(5’)
同学们,这首诗歌曾经广为传诵,不过它是以“手抄本”的方式进行流传的,这种回归“原始”的流传方式,既暗示了它所遭受的特殊命运,又证明了它身上存在着的历史价值。这首诗的作者,笔名“食指”。
食指,原名郭路生。他曾因一首《相信未来》而被江青点名批评,所以一度被人侮辱、嘲弄和指责。人们在诋毁和指责别人的时候都喜欢用食指来指指点点,但诗人认为,在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所以他给了自己一个笔名“食指”,这个名字还与“实质”谐音。
(结合ppt介绍作者)
他在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受到迫害,1968年,他到山西杏花村插队,但“牧童遥指”的乡村并没有诗意的美好,繁重的体力劳动毫不留情地给他脆弱的身体和敏感的神经带来打击。他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在部队时他见证了极其残暴的批斗,强烈的刺激致使他精神分裂。他的身世如秋雨般凄凉,但他的情怀却如烈日般悲壮,他被称为“中国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就是出自于诗人郭路生颤抖的笔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诗人,是以文字为颜料的画家,以语意顿挫为节拍的音乐家。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如画如歌,却全然不是美妙的色调和欢快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再次用朗诵的方式,以自己的声音来解读这首诗歌,三分钟以后,我将请同学来为大家示范朗读。(指定三名学生,各朗读两个小节,最后一小节全班齐读)
教师点评全班对朗诵的把握情况,重点诗句重点范读。
【朗读方法的指导:1.读准字音;2.读准节奏,把握断句、语气(重音、扬音、抑音、延长等等);3.读出感情】
读好一首诗,首先就要读懂这首诗。下面我们一起来进入这首诗的学习。
四.进入文本,整体感知(10’)
这首诗歌的题目便是正文部分的第一句,这与古人写什么的写法比较相似呢?(词的写法,词牌名+题目,题目往往取词的第一句)但是这种表象的相似下又存在着不同的意义,同样的词牌名可以写出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取出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可以区分同一词牌名的不同的词,而在这首诗中,却是以反复的方式来强调“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那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了,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此时此地呢?(诗人坐上火车离开北京时,火车是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刻是诗人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刻是诗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诗人心中“最后的北京”。这个时间概念抒发了诗人对北京的依恋之情。)而“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当时每天有三列运送知青的专列,从北京开往全国各地,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三年;在那一时刻,无数温室里的“学生娃”将要远离家乡远离家人远离呵护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独立生活。当时在北京火车站要设立急救站,由于过度悲痛,很多人都昏死过去了,哭喊声震天动地,场面异常壮观,很多人离开北京和亲人之后就再也没回来,客死他乡,谁也不知道这场运动要什么时候结束。前途未知,今后将生死未卜,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呢?假如你处在当时的情境之下,你是怎样的心情,会想要说些什么?(请学生思考两分钟,整理思路并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