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苏教版必修三写作实践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苏教版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 写作 写作实践》优秀教案设计

三.2017年考试(江苏卷)说明关于素材的要求:

材料丰富 材料新鲜 论据充实

四.材料运用出现的典型问题:

五.出现此想象的原因:

我们的常规思维模式:题目——素材。依据题旨,从素材库中搜索相关素材,而不能对已知素材进行深度思索,因而会错过优质素材。

换种思维:素材——题目。对积累的优质素材进行深度理解,在写作时找到它与题目之间的关联,做到无缝对接,,就能解决“素材荒”的问题。

六.解决方法:“一材多用”

1.“一材多用”步骤之一:多角度解读,读透材料挖掘不同的观点。

指出下列材料,可以用于证明哪些观点。

米芾,北宋人。他行为怪诞不羁:为了得到王羲之的字,居然不惜降低身份以死相逼,“大呼,据船舷欲坠”。他得到一个形状如山的砚台“砚山”,爱不释手,“抱之眠三日”,后被人换走,痛悔不已,写下祭文《砚山铭》。 有一次外出,见一奇形巨石说:“这块巨石足以受我一拜!”他整好衣冠向巨石叩拜,并以“石兄”相称。由于言行怪异、不谙世事,他不但仕途无望,而且日渐困顿。但失意的生活,并没有磨灭他对艺术的追求,他在书画上不断精进,终于成为旷古的书画大家。 2002年12月6日,中国文物界、书画界、拍卖界同时记住了这样一件事:900年前的书帖《砚山铭》,最终以2999万元高价拍出,创下中国书画拍卖全球最高价。

分析:这段文字内涵丰富,有很多可以挖掘思考的地方。

(1)他行为怪诞不羁一事,和石头称兄道弟,可以论证:____________

(2)他为了得到王羲之的字不惜以死相逼,可以论证:___________

(3)他对一块石头爱不释手,可以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失意的生活并并没有磨灭他对艺术的追求,终于成为旷古的书画大家可以论证:

2.读透材料,依据论点,学会运用

金陵竹刻:“雕刻”百年的文人梦

每年入冬,赵荣都要离开南京一段时间,到浙江安吉采集竹子。涧水长流的深山里,竹子受泉水的持久滋养,纤维素含量超高,是制作金陵竹刻最好的原材料。 ?

“竹子要经过严格挑选,表皮必须平滑、干净,青皮不能有丝毫损伤”,作为金陵竹刻的省级非遗传承人,赵荣与竹子打了30年交道,如她所言,她对竹子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了解自己。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经冬不凋,自成美景,竹子刚直、谦虚,不卑不亢,寄托着中国传统文人共同向往的一种精神境界。

文人们爱竹、咏竹,甚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于是,用竹子制作日常用品便成了文人雅好,雕刻着花纹和书法的笔筒、臂搁(古人写字时的垫臂工具)点缀在文房四宝之间,清雅别致。

久而久之,竹雕发展出了圆雕、透雕、阴刻等不同技法。明清时期擅长简刻、浅刻的金陵竹雕在以南京为中心的地区兴起,这项古老的技法,至今还在南京传承,并已成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凤凰江苏约访传承人赵荣和首家金陵竹刻博物馆创办人谷正宏,聆听金陵竹刻的传承之路,“守艺”之艰。

赵荣:我要续写爷爷的金陵竹刻传奇

“小时候经常见爷爷在竹片上刻一朵漂亮的花、几只快乐的鸟,我就很好奇、很喜欢,经常追在爷爷身后让他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