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打开辞典——条目的阅读 唐宋古文运动》优质课教案
教学重难点:
1、明确“唐宋古文滚动”的代表人物,并能列举这些代表人物在活动过程中的文学主张和创作业绩。
2、通过百科条目的阅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而养成利用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的扎实而严谨的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谈到古文运动,不得不说韩愈和柳宗元。这两位在政治上分属不同派系的大文豪,在生活中却是情谊深厚,昨天刚学的《柳子厚墓志铭》一文便是见证。他们在文学革新上也是桴鼓相应,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钱仲联的这篇《唐宋古文运动》。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揭橥( zhū ) 光晔( yè ) 模仿( mó ) 剽贼( piāo ) 荒谬( miù )
矜气( jīn ) 旗帜( zhì ) 称意( chèn ) 非难( nàn ) 汲取( jí )
靡丽( mǐ ) 骈俪( pián ) 纂组( zuǎn ) 矢志( shǐ )
2、本文集中阐述了唐宋古文运动的文学主张、文学成就和广泛影响力,请结合文本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唐宋古文运动 时代 代表人物 主张 成就与影响 唐代中前期 萧颖士等 宗经明道 古文运动先驱。 唐代中期 韩愈、柳宗元 文以载道,复兴儒学 古文运动代表人物,扩大了书面语言的表达功能,开创了文学史上新的散文传统。 北宋初年 王禹偁、柳开 文道合一 孤军作战,影响不大。 北宋年间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明道,直接取法韩愈,文从字顺 奠定了韩、柳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的基础,发扬了他们开创的新的散文传统的精神。 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唐代古文运动,力主推行古道,复兴儒学,强调自创新意,同时反对盲目厚古非今,“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惟陈言之务去”等即是他们的鲜明的主张;欧阳修为代表的宋代古文运动,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力主明道,从“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等即可看出。
三、复读文本,局部探究
1、韩愈在《师说》一文的末尾赞许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请结合本条目的内容,探讨韩愈为什么要对李蟠大加赞许,上述赞许分别体现了韩愈哪些文学主张?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明确:唐代中期,时人惧怕韩愈利用师徒关系,传授古文,竟然“群怪笑骂,指斥牵引”,而韩愈不顾流俗,犯忌笑侮,广收门徒,扩大古文写作的队伍,遂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而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正与韩愈百折不回的反潮流精神相吻合。同时韩愈的主张是为道而作文,即因文见道,因道见文,二者并重,不容分开,而李蟠“好古文”、“能行古道”,对韩愈的主张是大力支持的。因此,韩愈在《师说》中对李蟠要大加赞许。
韩愈对李蟠的赞许,体现了这样的一些文学主张:为文为人并重,作家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为文立言的根本;学习标准上主张“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重视经史,吸取精华,丰富写作;强调“从师而问”的师道传统,突出“明道”的古文理论。
2、根据文本内容,结合加点词语的解释,说说下列句子表述了什么样的文学主张。
(1)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
明确:“古道”指儒家的仁义和道统,“辞”指体现思想的文辞;
这里突出了韩愈“明道”的文学主张,即推行古道,复兴儒学。
(2)根之茂者其实遂
明确:“根”指个人的修养,“实”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