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选修) 绝地之音 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选修)《是什么让我们感动  绝地之音》优秀教案设计

理解“绝地之音”,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互助合作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文本导入:课前播放的音乐。音乐是人类的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有人沉醉于音乐之美,“三月不识肉味”,有人有感于音乐的慰藉功用,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作家马步升,聆听他于黄土高原之上发出的震撼心灵的“绝地之音”。(PPT1,课题)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的目标有这两个。(PPT2,教学目标)

课前已经请同学们浏览了文章,下面请同学们在文章里找一找,这个“绝地之音”是什么?“咧——咧——咧——”这样一段音调在文章里出现了几次?(PPT3,整体感知,问题展示)

请学生在文章中找出三次出现“咧——咧——咧——”的地方,请同学们捧起课本,一起把这三次音调出现后作者的感受读一读。

请大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绝地)

1、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这绝地之音第一次出现的场景。请一位学生起来读环境描写的句子。表扬学生,让学生总结,这一部分描写中,环境的特点。(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悬空,危险,闭塞,环境恶劣。。。。。)问学生: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吗?(不愿意)但是大家看,文章里还写了当地居民生活的场景,是怎么样的呢?找学生站起来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这里的人生活得怎么样?(不紧不慢,悠闲自在。。。。。。)环境虽然恶劣,但是,这里的人民表现出的却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啊?(乐观坚强,积极向上,随遇而安。。。。。。)(PPT4)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绝地之音第二次出现的场景。请同学们捧起课本,一起大声地诵读文章的第六节。在这个部分里,作者提到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建筑,是什么?(长城)为什么说长城很重要呢?文章里的话是说“长城不光是一条军事防御线,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心理分界线,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作者由眼前的长城想到了两种民族文化,哪两种?(秦汉与匈奴),这两个民族,两种文化,在历史上冲突不断,结果怎么样?千百年以后,人们已经难以分辨出,当地的居民究竟是秦汉边卒的后裔还是匈奴民族的子民。也就是说,军事上的冲突和文化上的隔阂不仅没有使这两个民族,两种文化消失,反而使它们更为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共同汇成了一首无词、无调的歌曲。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不是自然环境了?(不是),写得是社会冲突(PPT4),在这种冲突中,两个民族生生不息。(PPT4)

这首绝地之音还出现在哪里?(第九节)请我们班所有的男同学,捧起课本,用你们雄浑的声音一起来大声地诵读第九节。学生读完。教师表扬,太棒了!大家看,这一次曲调的出现和前面两次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前两次是听别人吟唱,这一次是作者自己吟唱)。为什么作者在对这曲调久寻不得的情况下,能吟唱出它呢?因为他来到了哪里?(腾格里大沙漠)沙漠有什么特点呢?(苍茫,荒芜,一望无际)。在这样的环境里,人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孤独)而这个时候,吟唱出“咧——咧——咧——”仿佛是作者的自我应答,是给予自己的一种什么啊?(精神力量)(PPT4)

对照着PPT4总结,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节做了一句总结,大家看是哪一句?“绝地,才能迸发出绝唱,绝唱,永远是绝地的宿命。”那这一句话,我们可以怎么来理解呢?请同学们前后两排为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大屏幕上的总结,和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尝试着理解这句话。(讨论5分钟左右。)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学生互评。(PPT4)

总结:所谓的“绝地之音”,实际上是人在面对自然、生存以及自我的困境时,所迸发出的一种原始的、野性的、从生命本体中孕育而生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指引着我们走出人生的低谷,让我们以蓬勃的生命力发出自我的最强音。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之中的必修课。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都能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绝地之音。

九)可最后加一张PPT5,作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