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语文版《论语》选读语文《一 为政以德》优秀教学设计
目标阐述:
学生能分析理解孔子“富民”思想的双重内涵
学生能掌握统治者“为政以德”对百姓的感召作用
学生能思考发现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学生能分析理解孔子“富民”的思想
学生能掌握统治者“为政以德”对百姓的感召作用
教学难点:
学生能理解孔子“富民”思想的双重内涵
学生能思考发现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苛政猛于虎”导入
春秋末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治安混乱,问题层出不穷。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稳定社会秩序,为政者往往选择用严苛的法令规范百姓的行为。法令的确能让百姓畏惧,孔子曾经在泰山脚下遇见一名女子,女子全家命丧虎口,她却始终不肯搬离那个地方,因为只有那个地方没有严苛的政治,女子的恐惧非常明显,这让孔子感慨“苛政猛于虎”。百姓畏惧,自然不敢触犯法律,但百姓真的能因此认清自己的过错,改正自己的行为吗?
二、政刑无用,为政以德
孔子认为不能。他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免而无耻是免除罪责却没有羞耻心的意思。在严格的法律面前,百姓会因为害怕刑罚产生逃避之心,不去触犯法律。即便如此,百姓只会认为自己是被迫的,很难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过错。甚至部分百姓会钻法律的漏洞,逃避责任之后自鸣得意。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统治者想用法律安定社会,百姓却不反思过错,甚至可能继续暴动,继续作乱。
【提问1】我想请问,有哪些同学能举出相关的例子吗?
【预设】学生无论古今,能够举出几个百姓免除罪责却没有改过的例子。加强孔子观点的正确性。
【过渡举例】历朝历代,严法之下百姓不知悔过的例子很多。如历朝严刑禁赌,战国时期涉赌罚款,汉代官员参赌就罢官,唐朝设赌充军,宋朝在京赌博者一律处斩。
我们可以发现,政府一直在用刑罚禁赌,这就证明赌博风气数千年来从没断绝。面对严刑峻法,百姓只是表面有收敛,实际上行事更小心,认识不到赌博的错误,国家用刑罚禁赌没什么效果。既然政刑无用,那么该如何让百姓认识到错误,杜绝这些行为呢?
孔子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格是内心归顺的意思。只有用德和礼来约束百姓,百姓才能自我反思,真正做到内心归依。
【小结】严酷的刑罚和政令虽然有一时震慑的效果,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的能力。孔子看穿了这一点,所以他提出了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用德治安定天下。
三、为政以德,富民为先
那么统治者应该如何用德来治理国家呢?对于治理国家的第一步骤,管仲曾明确提出这样的说法
(齐读)“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