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粤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散文 推荐阅读 对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诉——《家》》优秀教案设计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记忆 理解 运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事实性知识 目标1 概念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目标1 反省认知知识 目标1 目标1
2、使能目标分析
3、起点能力分析
2016届新生从近两个多月的学习学习状况来看,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弱,读书的主动性不是很强,我们还摸查了他们的阅读情况:少数学生喜欢阅读,但看书的兴趣多集中于网络小说,漫画,名著阅读偏少。阅读方法或技巧更是无从谈起,浏览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就停止了,稍有一定阅读量的,也是浅尝辄止,缺少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一、课前准备:1.学生课下找时间阅读《活着》,通过理清小说的人物关系,来梳理故事的情节,泛读过后,进入精读阶段,重点运用赏析方式进行精读。
2.传授赏析方法并让学生运用,用做读书笔记的形式来落实赏析方法。
二、教学设想:以学生自我展示为主,教师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活动课过程设想:这节课我们打算以阅读活动课的形式展现,节选《活着》的一个文段,采用赏析方式阅读,让学生初步掌握赏析方法精读并形成习惯,以问题驱动方式阅读,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 (交流) 展现,让学生加强对文本解读的能力,从而提高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通过检查《活着》的人物关系图,引领学生回顾主要情节。
学生参与,聆听。 回顾情节,围绕“活着”的话题走进文本。 二、学生对定向的内容进行赏析和展示 1. 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概括节选文段的内容。
2. 问题探究:比较句子①的赏析的效果,思考两个赏析是否运用了赏析方法,哪一个赏析更深刻?为什么?
①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交代了革命战争的背景,渲染了悲苦、凄惨的气氛,写出了福贵心中的悲苦以及战争的残酷性,将哀声比喻成潮水,“一大片一大片”“涌”等词洗出了哀嚎声的多,惨,通过字词,可以领会到作者的悲哀的心情,为下文勾起福贵对家人的思念做铺垫。小组代表用ppt汇报展示,小组互评,老师点评
①句赏析:“听着几千没死的伤员的呜呜的声音”这句话写出了战场上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福贵第一次如此直逼死亡,战场上伤兵之多,这是福贵第一次有了想要活着的意识,不幸被充军,对于刚过上平稳生活的他来说,这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伤兵声音众多比喻成潮水,生动形象写出了当时战争的激烈,伤亡的惨重,更让福贵懂得如何去珍惜自己的生命,为后来亲人陆续离开,而他坚强活着做铺垫。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赏析方法板书,通过提点启发,让学生明确,运用联想的赏析方法可以使得文本更加地深刻,同时补充联想方法的方向的知识补充,并板书。
4.老师示范例句2的联想方向,同时通过配乐朗读,创设赏析的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在原有的赏析基础上加深赏析。
5、引导学生评价赏析。
6、重复步骤4和5,加深定向赏析的效果。
1.学生自主展示,通过点评,补充,完善文段的主要内容。
2.学生根据问题调动已掌握的赏析方法归纳答案,同时通过小组交流比较,初步感受赏析深刻的原因。
3.通过老师的启发,明确运用联想的赏析方法可以让文本赏析得更深刻,并尝试运用联想的方法对例句2、3进行二次赏析。
4.学生通过自评,小组互评的方式,加深对联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 1.概括文段的主要情节,是读书笔记的环节之一,这一环节的落实,能够让学生掌握情节的概括,完成知识性知识运用的目标。
2.利用比较法和例规法,让学生通过对“例”的比较,悟出“规”进一步获得运用联想的方法加深对文本的赏析,落实赏析的步骤,达成程序性知识运用的目标。
3、引导学生通过二次赏析,自评,小组互评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联想的赏析方法,达成自省性知识的运用与评价,从而促使了使程序性知识到自省性知识的评价的转化。
三、学生对文段余下部分进行赏析 1.巩固提升,组织学生对文段余下部分运用赏析方法特别是联想的方法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