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论语》选读《第四单元 治学篇 13、敏而好学》优秀教案
通过共同阅读,探讨课文中谈及的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态度、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对于学习态度的阐述,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大传统文化。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内容
1.导入
同学们好,作为学生的你们,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方法、目标、态度……)
我认为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态度,态度决定一切。那么,治学究竟需要怎样的学习态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及其弟子能够给我们怎样的答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2页,我们一起来学习《敏而好学》。
2.解题
明确:敏,聪敏。好学,爱好学习,勤学好问。这里的学,不仅仅是读书的意思。“学而时习之”,学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东西。敏,是资质问题。不是每一个与生俱来就非常聪明的。而“好学”是一种态度。是每个人都可以具有的。所以,态度的很重要,有了态度,笨鸟也可以先飞。
这个题目显然是编者加上去的。也就是说,本课所选的内容,均与“学”有关。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
一是“为何学”,一是“如何学”。
3.分析:
我们来看看以下几则内容,请同学们找出与这两者有关的观点
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落实字词、翻译。
解析:为之不厌。可以翻译为为了“圣”与“仁”总是不厌倦。厌也可以理解为“学而不厌”,学习不满足。
概括:为“修德”,为达到“圣”与“仁”的境界。
要近善改过,学而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