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语文《第五单元 吟咏文化 21、秦腔》优秀教学设计
通过本人对该册教材的整体梳理,初步确立了以“文化阅读与写作”为基点的教学思路。比如:《五猖会》:民俗文化;《想北平》:京都文化;《碗花糕》:饮食文化;《命名记》:中西文化;《汉家寨》:历史文化;《听听那冷雨》:中华文化;《道士塔》:宗教文化;《秦腔》:地域文化,等等。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秦腔》,呈现阅读课教学与写作课教学融合的基本理念,借教学促学生,从而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升级。
根据“新课标”对于“选修课程”的阐述,要求学生进行一些“文化论著的选读”,充实文化积淀,形成文化心态,体现语文的人文价值。有鉴于此,我将本节课的主标题大胆设计为“探究文化散文的写作方式”,副标题为“精读《秦腔》”,以期以更灵活的方式,去开掘文化美文带给我们的写作本领,进而举一反三,能让学生在课外写出与岭南文化相贴近的文化作文来。
当然,作为一节选修阅读课,也是允许教学内容的自由安排的。在此前提下,充分遵循新课标教学的三维目标和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重点。可以说,本节课最突出的亮点即是“以教材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践行新课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秦地的地理构造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了解秦地的风土人情。
2.学习文章将秦腔、秦地、秦人以及文化生活的有机结合的写法。
3.由本文延伸到关注本土岭南文化,并能从文化的角度形成作文。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章中秦人对秦腔的热爱之情。
2.体会作者在场面细节描写上的出神入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从而对象征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民间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重点】
秦人对秦腔的热爱及秦地风俗人情,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形成的背后因素并能依据课文提炼写作文化散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播放几段秦腔的段子,如秦腔《铡美案》、陕西方言歌曲《吼秦腔》,让学生对秦腔有感性的认识。学生对秦腔的感觉是不喜欢,感觉在吼,不是在唱。随即引出“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就是这样对于我们岭南人而言,不好听甚至有些厌恶的秦腔,却在秦地延续了几百年,都没有被淘汰,被沉沦,并让当地人爱得要死,为什么?原因有哪些?
2.简介秦腔
——秦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它的覆盖面极为广阔,流行遍及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目前,秦腔所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为各剧种之首。
二、细读课文,探究“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环境一方文化”的特点。
1.思考讨论: 请你找出课文最能表现秦腔与秦地秦人关系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明确:(1)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维妙维肖的一统!
秦腔高亢响亮、震撼人心,秦川大地辽阔、厚重而悠长,二者在粗犷豪放方面达到了“妙维肖的一统”。秦腔是黄土地与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正如西方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指出的那样,“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一个地方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乡俗民情导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
(2)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