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选择性必修三历史《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精品课教案
【教学理念】
历史学科集知识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是践行德育教育、培养合格公民、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是立德树人的主战场。历史课堂应当通过充满?“参与感”、“现场感”和“获得感”的学习,使“死事件”和“冷知识”注入灵魂与情感,变得生动而鲜活;使历史课堂充满“温情与敬意”、 “理解之同情”;使学生通过正确的史学观点、科学的研究方法、全面的史料解读,对历史形成合理的历史解释和具有家国情怀的价值取向。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在第二单元《世界文化的多元传统》中,分别介绍了古代西亚、北非文化、古代西欧文化、南亚文化、东亚文化和美洲文化。
《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做的贡献。”
本节课以时间和空间为经纬,讲述了古代欧洲文化的基本发展脉络,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文化的黄金时代开始,至15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结束,时间横亘两千余年,分别讲述了上古时期的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前5——5世纪)、中世纪的西欧文化(5——15世纪)和东欧拜占庭、俄罗斯文化(5——15世纪)两个时段、三大文化类型,介绍了三大文化的发展流变概况、突出成就和各个文明的基本特点。第一目“古典希腊罗马文化”介绍了古希腊的哲学、文学、建筑、史学成就和古罗马的律法、建筑、历法成就,第二目“中古西欧文化”则介绍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信仰的兴起、基督教神学和中世纪文学,客观而理性的评价了中世纪西欧文化在继承、保存古典文化方面的贡献。第三目“拜占庭、俄罗斯文化”则介绍了拜占庭帝国对古典文化继承发展和弘扬传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欧洲文化各阶段的成就和基本特征,认识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如包容性、连续性,正确认识欧洲文化的形成是各阶段文化不断叠加的成果,是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文明而不断丰富的结果
【学情分析】
选择性必修3的课程开设于高二的下学期,这时学生已经完成了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和选择性必修一和选择性必修二的学习,对古代西方的历史沿革已有一定的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和时空观念已经具备,且升入高二以后,学生已完成选科任务,在史学素养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古代西方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均有接触和涉猎,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趣味性。针对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做到充分借助历史典籍,材料的选取、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出思维深度和广度,做到材料深度化,思维思辨化。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引导学生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的角度认识不同文化在交流中互相吸纳,使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在传播中得以发展和扩大影响。
2、时空观念: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古典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文化、中世纪拜占庭和俄罗斯文化之间的传承、发展和演进的联系。
3、史料实证:搜集和利用历史文化遗迹、现代学术和文学艺术作品、神话传说、书信、《圣经》等不同类型的史料,通过判断对比,增强学生搜集史料、利用史料、判断价值等能力
4、历史解释:归纳欧洲古代文明各阶段的基本特征,理解古代西亚北非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古典希腊罗马文化与中世纪欧洲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传播、交流与借鉴的史实,认识到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在交流和传播中得以发展和扩大影响。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理解欧洲文化的形成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使学生扩大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理解,能够认识到不同文化的价值和成就。增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信念,做到互相尊重、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欧洲古代三大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欧洲文化发展中的表现与作用。认识欧洲文化的发展是各阶段文明不断叠加、不断丰富的过程。理解欧洲文化的形成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介绍了欧洲文化发展过程中两大时段(前5——5世纪、5——15世纪)、三大文化类型(古典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文化、中世纪拜占庭俄罗斯文化)的发展流变概况、突出成就和各个文明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