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地理《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优秀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1.结合实例,掌握地形对人口分布、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2.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直接塑造和间接影响。(地理实践力)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
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1)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与交通联系,成为人类理想的居住地。今天,世界人口密集区多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
(2)地表崎岖的山区、寒冷干燥的高原人烟稀少。在山区生活的人们,一般将居住地选择在河谷或山间盆地。
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平原: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较小,以耕作业为主。
(2)山区
主要因素 具体影响 海拔 海拔低、水热条件好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海拔高、水热条件不足的高原地区,只能因地制宜发展高寒农牧业 坡度 地表坡度越大,土壤越易受到侵蚀,通常坡度超过7°,就要修筑梯田才能耕作;若超过25°,应该发展林业或进行自然保护 坡向 会造成太阳辐射和水分条件的差异,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3.对运输方式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布局的影响非常显著。
(1)平原
一望无际的平原 建筑成本低,线路密度较大 河网密布的平原 需要架设桥梁,避开沼泽地,但内河航运比较发达 (2)山区:地面起伏大,修建成本及技术难度大,交通运输受到较大的限制。在坡度较陡的山地常见到“之”字形的公路。
[图表点拨] 教材第36页图2-3-2,该图展示了全球不同海拔的陆地与人口占比。由图可知,全球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27.8%,但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6.2%;海拔在200~500米的地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29.5%,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4%;海拔在500~1000米的地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19%,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1.6%;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23.7%,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8.2%,由此可见,平原地区是人类理想居住地,人口稠密;高原、山区人口稀疏。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
1.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1)修筑梯田:在丘陵地区修建梯田,可减缓流水的侵蚀作用。
(2)修筑堤坝:会改变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从而改变下游河道的侵蚀、堆积过程及其形态,并改变和影响冲积平原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