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一天》课件、教案、说课资源列表
《小明的一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这一内容在设计上有3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第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三,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但是整时和半时穿插出现,在时间的认读上不便于规律的寻找,且认读的量较小,因此,我大胆尝试将小明的一天情境图转变为练习内容,引入《时间的书》这一绘本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孩子所依据用来学习的书该是怎样一本活的、真的、动的、用的书呢?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跳出平时的数学课本,在绘本阅读中学习数学,效果是否会更好呢!我想,绘本有其独特的魅力,她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情境性、趣味性比较强,一册短小而精薄的绘本,就是一册吸人眼球的图画书,亦是一册动人心弦的故事书,同样是一册耐人寻味的数学书。使孩子们在零压力的情况下,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透过文字和画面,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感悟。由此,我发现在数学学习中引入绘本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数学阅读打开一扇数学的窗,让他们能跳出课本读数学,跳出考试品数学,跳出课堂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