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怎样预知天气》课件、教案、学案资源列表
《怎样预知天气》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二年级下册《认识天气》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课引导学生认识怎样预知天气,初步了解预知天气的途径,并通过学习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密切,要和谐相处。本课有三部分组成: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拓展活动。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用文字的形式呈现了本课需要准备的学习资料:收看天气预报;集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目的是提示学生在课前进行针对性地准备,为课堂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和心理上的准备。教科书呈现了卫星云图的背景图,通过气象卫星俯拍在地球上空分布着影响天气变化的云层,预示着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与“预知天气”有关,指导学生思考准备的材料与怎么样预知天气有关,唤起学生生活经验,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样提前知道天气的?教科书展示了现代人们获得天气情况的工具和途径,有温度计(湿度计)、风力风向仪、观测台、卫星、手机。还有一张近三天详细的天气信息报告。依靠温度计(湿度计)获得气温和空气湿度等变化信息,依靠风力风向仪获得风力风向信息,依靠观测台获得更为详尽的气象信息,依靠气象卫星可以从太空角度获得更加全面的气象信息,依靠手机终端随时获得天气变化的综合信息。近三天的天气信息预报中,不仅呈现出有温度提示和具体的天气状况还有更为科学的“空气质量报告”。这样的安排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后面的观察学习做好了铺垫。活动二:现象,预测天气。教科书展示了在景色秀美的湖边,成群的蜻蜓在湖边低空飞行,预示着大雨即将要来临。晴朗天空中,耀眼的太阳周围出现了“光圈”叫日晕,预示着晚上要有降雨,旨在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联想、分析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揭开谜底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联系课前搜集到的天气谚语,展开交流分享,感受古代劳动人们的聪明才智。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预测明天的天气,收看天气预报,第二天观察验证,目的让学生通过自己预测、天气预报、观察验证这样一个闭环过程,将课堂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应用到实践。本拓展活动旨在提示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研究,了解预知天气、验证天气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