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课件、教案、说课、学案资源列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位于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整本书的最后一课。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对于这一课的要求是“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得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由于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初中学生在接受上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工业革命来学习这个知识点,要使学生了解:欧洲各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由此兴起,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基础。但是《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发生在19世纪的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因此只需了解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了解工人阶级的悲惨处境,从而理解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和经济剥削,同时也为学生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奠定了基础。第二,要通过鲜活、生动的事例、视频,使学生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伟大人物的革命活动和革命理想,并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科学精神以及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奋斗的战斗精神,为学生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做准备。第三,对于《共产党宣言》,学生只要掌握它的最基本内容,并知道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可以了。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学生要理解它的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指导思想。第四,为了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国际工人运动,《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学唱《国际歌》,知道《国际歌》的创作与流传的教学活动建议,教师可指导学生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这项活动。从巴黎公社的史实,《国际歌》的创作、翻译、传唱的情景,感受巴黎公社战士为实现理想所表现出来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进一步理解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历史革命,促进学生革命人生观的形成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身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