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件、教案资源列表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教学总体上遵循问题导引、理论阐述、案例剖析、问题启迪的思路开展。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区域发展异同的内涵,知道区域既具有相似性,也具有差异性。区域之间的相似性要从地理整体性的角度加以认识,不同区域的差异也要从区域要素和整体性特征去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教材中提供的日本和英国区域发展异同比较案例,帮助学生建立分析比较的思维模型,认识比较的视角和具体内容,进而掌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发展异同比较的角度。日本和英国的区域发展的异同比较,作为典型案例分析时启发学生思考自然环境的异同,可以从位置、地形、气候、土壤、地貌,植被等要素进行差异比较;经济发展的异同比较中,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的影响来理解经济发展的差异。此外,教学中,教师将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思想相关联,帮助学生理解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和落脚点,体会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