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望岳》优质课课件下载
望 岳
杜甫
3
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
--苏轼
1、结合课下注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句内容。
2、抓住关键词语,明确朗读时的情感。
3、尝试着有情有味的朗读诗句。
家世背景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是北方的大士族。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xún)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yǎn)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在山东省)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仕途不顺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fū)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为官时期
至德二年(757)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guǎn),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考课等事。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
西南漂泊
几经辗转,杜甫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