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课件优质课下载
彷徨(páng huáng)
儒(rú)家 论(lún)语
测量(liáng) 中庸(yōng)
整体感知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细读感悟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细读感悟
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细读感悟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聚焦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拓展延伸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1、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不能删掉。“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十分肯定,去掉后就变得十分绝对了,与事实不符。
不能删掉,“只能”强调得到新的知识的惟一途径是“通过实地实验”。
1、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态度鲜明。 2、感情要要真挚,语言形象、生动、凝练、严密。 3、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然后便围绕主题,逐层深入;最后结尾再加以重申,使听众对全篇讲话能获得清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