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部编版《12*湖心亭看雪》最新课件优质课下载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有关情况,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学习白描的艺术手法。
3.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探究作者的精神世界。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痴”?
(1)“十二月”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
(3)“独往湖心亭看雪”
2.作者是独往吗?有没有同行的人?
舟子不是看雪人,不能说同往看雪,另外张岱很是清高,孤傲,不愿与舟子为伍。
一个“独”字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句话中的“与”字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与”字写出了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限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茫然的意境。
4.文中句子能否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
不能改。
这样写更好的表现了朦胧,表现了雾凇沆砀,天地苍茫的意境。
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苍茫的大自然形成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情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雪景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