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延续文化血脉》最新课件优质课下载
1.中华文化内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
探究与分享二:
以汉字的演变为例,探寻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
朱老师小课堂
近代史上的废除汉字运动
钱玄同写于1922年的《注音字母与现代国音》一文交代了这种态度产生的源起。文章说:1894年,中国被日本打败,于是国中有识之士,知道非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不足以自存于世界。但是提到普及教育,即有一个问题发生,则汉字形体之难识难写是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非另制拼音新字不可。
思考:1、当时人们为什么要提出废除汉字? 2、“废除汉字运动”为什么受到广大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强烈反对?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同音字文《季姬击鸡记》共77字
3.中华文化的作用:
精神追求
精神标识
精神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又进行了汉字注音拉丁化,也就是产生了今天的拼音。汉字简化和汉字注音两大方案,既不废止汉字,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汉字的识读书写和发音的统一。
分析(1)以汉字为标志的中华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2)这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有何启示?
探究与分享三: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5、 150年来,西方殖民主义者一直以居高临下的视角看待中国和汉字,认为汉字非常落后,不适合现代技术和媒体。同样的情景,为何王永民、王选与钱玄同的态度截然不同?对我们有何启示?
来源: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