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中图2003课标版《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精品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2.理解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目标导向: 1. 判读气象灾害分布图。 2.能够分析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形成原因。
寒潮
一、寒潮的定义
1.概念: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
2.发生时间
全国性的寒潮一般出现在9月下旬到第二年5月之间,3~4月是寒潮活动的最高峰,11月是次高峰,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冷空气活动都是寒潮,只有强冷空气南下,降温幅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是寒潮。
广西壮族自治区规定的寒潮标准: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6℃或以上,或过程降温(一般为三天内)在10℃或以上,且最低气温北部降至4℃或以下,南部地区降至8℃或以下的均称为“寒潮”。
3.标准:
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5℃以下的就称为寒潮。
探究一:为什么我国各地寒潮的标准不一致?
冷
更冷
冷
吹向低纬
G
二、寒潮是如何形成的?
日照时间短、太阳高度很小
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力强
气温很低
干冷空气堆积形成冷气团
强冷空气吹向低纬地区
冬半年高纬度地区
快行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