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集体备课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课前预习 成果展示
《浪淘沙》节选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山海一时平。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模拟实验
思考:1、总结冲积岛形成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2、根据实验,描述冲积岛的形成过程。
1、自然因素:河流的流量、泥沙含量、海水作用。
2、冲积岛是陆地的河流夹带泥沙搬运到海里,沉积下来形成的海上陆地。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就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冲积岛。
分析预测
问题思考:1.根据资料描述长江河口冲积岛的生消变化过程。
2.推测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
3.从地转偏向力的角度考虑,推测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人类活动的影响
材料一: 从1955年冬开始,崇明县组织围垦滩涂和沙洲。截至2000年,全县共围垦滩涂和沙洲70多处,累计围得土地面积500多平方千米。崇明岛的面积比1949年增大了一倍以上,由中国的第四大岛升为第三大岛,成为上海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
问题思考:1、除了自然因素影响崇明岛的形成外,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围海造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补充资料: 材料二: 1999年6月初,当一条长达6500米的“八五”大堤在崇明岛西北短长江北支滩涂上合拢时,崇明岛的面积又涨了1.5万亩。经过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几十次围垦,农垦人为寸土寸金的上海大都市增加了80多万亩土地。
材料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县乡村三级所属的40多万亩垦区,每年生产的优质稻米、生猪、禽蛋、牛奶、柑橘等农副产品均占到全县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水产品占到90%以上。
1.围垦滩涂,使崇明岛面积不断增加;长江上游人类活动增强而使得水土流失增加。
2.围海造陆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1)引发赤潮,使潮差减小,海水自净能力减弱,加上污染物的排放,水体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