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选修3-5(2011年7月第4版)《第2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最新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如果不打开它,但又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观察物理现象——猜想与假设
——构建物理模型——实验验证——分析与
论证——得出结论
对鸡蛋的探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一、回顾原子模型的科学探索历程
1.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提出:
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探索原子结构就是用这样的科学思维方法。
葡萄干面包模型或西瓜模型、枣糕模型
汤姆孙认为:原子带正电的部分应充斥整个原子,很小很轻的电子镶嵌在球体的某些固定位置,正象葡萄干嵌在面包中那样,这就是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
2.汤姆孙原子模型遇到的困难:
德国实验物理学家勒纳德1903年所做的电子束穿过金属箔的实验显示,高速电子很容易穿过金属中的原子,看来原子并不是一个正电荷均匀分布的实心球体。
一种物理模型是否成立,须经得起实验的检验!
看来,汤姆孙原子模型在解释这个实验现象上真正遇到了困难!
那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又是用什么方法来进一步研究原子内部的信息呢?
19世纪末,α射线(高速α粒子流)、β射线(高速电子流)相继被发现,尤其某些放射性物质释放的α粒子具有很大的动能,可以做轰击金属的“炮弹”。
用这些已知的粒子与金属内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由粒子偏转情况来获得原子内部的信息。
3.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理论依据:
卢瑟福正是利用这个重要的方法----“碰撞”的实验方法,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进一步研究原子内部的结构。
所谓“散射”:指的是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而分开
二、α粒子散射实验
欧内斯特·卢瑟福是汤姆逊的学生。卢瑟福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实验物理学家,是原子核物理学的开创者。
1909—1911年,在他的带领下,同盖革、马斯登在卡文迪许实验室(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内做了用高速飞行的α粒子去轰击金箔的实验。(卢瑟福用这种轰击的方式还发现了质子,其学生查德威克也是用这种轰击的方式发现了中子)
卢瑟福是怎样通过实验来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