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选修3-5《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精品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1)电子带负电;
(2)电子是物质的组成成分;
(3)电子质量远小于原子的质量。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由于电子是带负电的,而原子又是中性的,因此推断出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几乎占有原子的全部质量。
me=9.109×10-31Kg
e=1.602×10-19C
历史回顾
J.J.汤姆孙,1857-1940,英国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者。
因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思考:那么,这两种物质是怎样构成原子的呢?
正电荷
原子是一个球体,里面充满了均匀分布的带正电的流体,电子镶嵌在正电荷液体中,就象枣点缀在一块蛋糕里一样,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枣糕模型”。
一.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二. α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装置
放射源——放射性元素钋(Po)放出α粒子,α粒子 是氦核,带2e正电荷,质量是氢原子的4倍,具有较大的动能。
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μm, 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 金原子。
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可360°转动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二. α粒子散射实验
2.实验现象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
少数α粒子(约占8000分之一)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了90°,有的甚至几乎被撞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