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2《归纳与整理》最新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一 选择题审题能力培养
【示例1】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离子组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的是( )
关键词:
①pH=1溶液呈酸性,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排除A、C;③无色,排除B;选项D正确。
1.题干及选项关键词的审读
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题目中一些限制性语言,或是对题目中所涉及的化学变化的描述、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因此,在读题时,不能只注意那些给出的具体数字或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对另外一些叙述性的语言,特别是其中一些“关键词语”视而不见。若抓不住“关键词语”,就意味着抓不住问题的实质,找不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其结果必将是答非所问。为提高审题的准确性,审题时除仔细阅读题目外,一般应圈下有关的“关键词语”,这样,就可避免漏掉问题或“看错题目了”。
常见关键词:
(1)“不正确”、“由小到大排列”、“由大到小排列”等;
(2)“稀、浓、过量、少量、适量、足量、最多、至少”“所有、全部、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等;
(3)“短周期”“主族”“同周期”“同主族”等;
(4)“等体积”“等质量”等;
(5)单位:“mL”与“L”、“m3与cm3”、“mol·L-1·min-1”与“mol·L-1·s-1”等;
(6)“已知”中的内容、“( )”中的内容、注解以及图、表中的“隐含信息等;
(7)有关化学反应(尤其是平衡问题)问题的三”看“:
①看特征:物质状态、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等;
②看条件:是否恒温、恒压、恒容等;
③看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否需要换算。
(8)溶液的酸、碱性和颜色等。
A.35.5∶108 B.71∶108
C.8∶1 D.16∶207
隐含条件:
2.审题时要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隐含在文字叙述中,需要认真分析才能挖掘出来的条件。现在高考命题总是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并与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将所考查的知识点巧妙地隐藏在所设置的情境中,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一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提炼加工能力。因此,审题时,必须把隐含条件分析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要点。
【示例3】 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
Fe2++2H2O Fe(OH)2+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