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5.原地双手胸前投篮与游戏和比赛》公开课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4、学情分析
5、教学目标
6、教学过程
7、回顾
1、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篮球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J.奈史密斯博士创造的,起初,他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2、课的设计思想
篮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球类项目。本课教材选自篮球,符合学生的兴趣所向。本课力求通过篮球技术教学,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采用游戏比赛法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气氛完成技术技能的学习,并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跑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拼搏向上的良好品质。
3、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篮球中的双手胸前投篮三年级的第一课时。篮球的投篮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传运球动作难度大多了。通过投篮练习提高学生的弹跳素质和协调性,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较好的效果。本课时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喜爱的游戏开始,再过渡到传接球练习,然后上升到适合学生的投篮练习。
三年级学生对学习篮球技术的热情非常高,模仿能力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学中应根据个体的差异和需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得到成功的体验,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4、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该年龄段学生身体素质个别差异明显,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但是学习注意力还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因此他们学习的纪律性和的行为不是很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
5、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初步了解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要领。
2、通过本课对各种动作的练习,学生能做出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着重强调蹬、伸结合,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享受体育的快乐和成功的乐趣。
6、教学过程
双手胸前投篮,姿势要摆正,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而且身体稍微前倾,做好向前推球的姿势,上身要挺直,不要耸肩,否则会影响投篮。
掌握好力度。
胸前双手投篮力度会更大一些,所以女性会更加喜欢,注意不要投篮太用力,否则篮球就会投偏了,一般投篮柔和一些比较好。
两手手型保持好。
胸前投篮时,两手手型保持好很重要,一般来说,两手的位置要比较平均和对称的放在篮球两侧,这样能保持篮球的平衡,投出篮球路线会比较稳定。
手腕要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