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语文版第四册(必修)归园田居(其一)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归园田居(其一)》最新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学习目标

  1.学会在诗意的想象中诗意的朗读诗歌。

  2.学习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

  3.体味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羁鸟 守拙

荫 暧暧 樊笼

zhuō

ài

fán

yìn

创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记载,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

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二、品味揣摩

思考: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