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4《《谈美》》公开课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但这本书主要谈人生修养,没有充分表现作者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写下了《谈美》。可以说,这是《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作者把西方各种美学、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人熟悉的文学现象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来解读美学,让人读来津津有味。
《谈美》的内容导读
一、美感修养:
关键词:出世、免俗、无所为而为、道德依托
流淌在心中的美
二、美感培养:
关键词:美感态度、超越和玩味、直觉和形象
例如:一棵古松
商人:能做什么用 、值多少钱---实用的态度---善
植物学家:什么类、什么科---科学的态度---真
画家:观赏颜色、感受气概---审美的态度---美
黄山古松
三、艺术和实际人生
关键词:距离、抛开物欲、“围城”心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原著解读: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四、移情作用: 关键词:宇宙的人情化、赋情于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以我眼观物,故万物皆着我色” 自己欢喜时,山河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花鸟叹气凝愁。
原著解读:这个段落里朱先生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说明了人的美感经验的道理,即:美感经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这种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经验息息相关的。
五、美感与快感: 关键词:美感经验、直觉、反省、感官刺激、功利目的、专注、欣赏对象
维纳斯雕像和英国姑娘
原著解读:
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而快感是处于实际应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会产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会产生快感,但这些都不会有美感。在这里朱先生告诉我们明确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对于美的欣赏要不带功利和实用的心态去看去理解。
原著解读: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这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
六、 “情人眼底出西施”?? —— 美与 自然
总结: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基本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