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人教版选修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三课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三课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精品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②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③济源,今河南济源。

【赏析】 作者写作此词时正客居济源,已与李辅之分别三年了。上片,作者回忆三年前的初秋时节,在济南(齐州、东州)与李辅之泛舟畅游大明湖的惬意与欢欣;下片,作者回到现实,写在济源思念相隔千里、远在东州的朋友。作者将抽象的离愁形象化,用具体可感的载体来表现离愁。

作者与李辅之分别后,离别之愁无以排遣,便借酒消愁,希望借“一尊白酒”来“寄离愁”,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不仅如此,作者还希望桥下“殷勤”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

【思考】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这首词的上下片有何不同?请对此作简要说明。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资料卡片

1.走近作者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新闻记者、作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坎萨斯城。1928年来到上海,任《密勒氏评论报》、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等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访问陕甘宁边区,

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

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

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

后,斯诺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

1972年2月15日,埃德加·斯诺与世长辞。他留下的遗嘱是:“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根据斯诺的遗愿,他骨灰的一部分被安葬在北京大学即前燕京大学的校园里。

2.写作背景

1936年7月,经历长征不到一年的毛泽东,在保安自己的窑洞里,

接见了一位秘密来访红区的外国人——31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这位著名记者当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在蒋介石的悬赏价目单上,一个湖南农民儿子的头颅为什么值那么多钱(蒋介石开出的价钱是25万大洋)。在昏暗的油灯下,斯诺同不修边幅的毛泽东一连畅谈了好几个夜晚。

3.相关知识

口述自传作为自传的一种,最特别的地方当然在于“口述”。毛泽东的这篇自传就是毛泽东与记者斯诺之间的访谈整理。因为斯诺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请毛泽东回答,因而自传中的条理是相当清楚的,但又不乏口头交谈的痕迹,以及毛泽东在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发挥”,因此非常生动。

《西行漫记》在当年之所以极为轰动,与这种生动真实的文风也有很大关系。而斯诺对毛泽东个人经历的询问,也同当时外界对毛泽东的好奇相关。

课堂互动文本探究

细剖深析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