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2)转述材料时可灵活处理。可叙述,当然也可用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使表述更精炼,更具表现力、感染力。
例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的人: “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说:“砌砖。”第二个说:“赚工资。”第三个说: “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据说,到后来,这第三个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有一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例 1960年,在我国遇到暂时经济困难的日子里,一天,毛泽东主席对他的警卫说:“我不吃猪肉和鸡了。猪肉和鸡要出口换机器,我看有米饭,有青菜,有盐有油,就可以了。”一次毛主席召集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开会。深夜,警卫和秘书、大夫一起向毛主席说:“主席,您这样下去会把身体搞坏的。党和人民都需要您!”毛主席听后无限深情地对大家说:“全国的老百姓都是这样,我一个人吃了不舒服啊!”
这段材料一百五十来字,《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一文将它概括为:
勤俭持家,勤俭建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我们的革命前辈在这点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毛泽东同志宁吃青菜,而不让警卫员为自己开小灶。
这样概括运用,略去了与议论无关的细节,保留了原材料的精华,又不是断章取义,可以使议论文精炼有力,增加容量。
(2)对几段同类型的材料合并概括。在议论文中,为了说明一个观点,往往需要举出丰富的例证,而这些例证又不能是材料的罗列,应当对材料进行分析,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东西。
例 霍去病、岳飞、文天祥、林则徐、孙中山等人的生平事迹材料(略)。
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围绕“为伟大的理想而斗争”这一重点,进行了如下的合并概括:
汉代的霍去病,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强盛,在戎马中度过了一生。宋代的岳飞,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离妻别母,转战疆场,最后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屈死在风波亭上。文天祥,抗击当时的元兵进攻,坚贞不屈,被敌人抓住后,仍旧临危不惧和敌人作了坚决的斗争,誓死不投降。
这样的概括,要注意按一定的次序组织好所选用的材料,如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浅到深,从典型到一般,等等。要注意句式的匀称,要学习用排比句、反问句、对偶等等,增强表现力。
(3)根据文章论点的需要,对几段同类材料概括合并,再辅之以适当的议论,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样观点就鲜明突出了。
例 材料——普希金、牛顿等全身心投入合作、研究之中的材料(略);观点——要有入迷的精神
怎样根据观点,概括这些材料呢?请看:
要有入迷的精神。所谓入迷,就是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大脑皮层中引起的极大兴奋性,使自己全神贯注于某一事物,而把其他的一切都置之度外。这就像普希金所说的“我忘记了世界”,柴可夫斯基所说的“忘掉了一切”。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忘我的入迷的劳动中。有一次他请了一位朋友到家吃饭,菜在桌子上已经摆了好久,可是他忙于在室内计算月球的轨道,把吃饭的事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于是客人自己吃掉了桌上的鸡,骨头留在盘子里走了。当牛顿计算完毕出来看见盘中的骨头时,“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还没有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他已经入迷到了如此废寝忘食的地步。
(牛守贤《思考的威力》)
2.根据文章的主旨做相应取舍
一旦材料进入文章,就应表现明确的指向性,而且是唯一的指向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找到材料与话题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是对原材料的加工,是转述时应该予以突出的主要内容。
(1)磨砺与人生。
(2)条件与希望。
(3)态度与人生。
(4)上进心是不竭的动力。
(5)机会、实力与成功。
(6)友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