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岳麓书社2003课标版《第10课梨园春秋》新课标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
由此可知梨园为唐代玄宗时宫廷所设的训练乐工的机构。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一、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之一 —
傩戏
原始社会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于是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傩” 。
傩字,从人,从难,是由人和难两字组成。不妨说,傩是古人对灾难的勇敢挑战。或者说,傩是古人通过巫术方法去征服自然,从而寻求人类同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傩和傩祭、傩仪是一种世界性的古文化事象,它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原始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
三星堆铜人面具 :方正脸,长刀眉,三角形立眼;长方耳,耳垂穿孔;蒜头鼻,高鼻梁直达额中两眉间;阔口,闭唇,颐方圆。
三星堆铜人面具,这 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傩戏面具
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
2006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河北武安,安徽贵池,湖南元陵、辰州、湘西,贵州德江、威宁、安顺,广西环江、罗城,江西南丰、婺源、乐昌,青海等地共有20多个与傩有关的戏曲、舞蹈、风俗等项目入选。
其实,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共生事象,原始的傩文化在世界其它地区都有存留,美国的“万圣节”、德国的“魔鬼大游行”都是这一原始文化遗留的痕迹。
一、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1、原始社会:
2、春秋战国:
宫廷晏乐、杂技百戏——更多的戏曲因素
3、唐代:
歌舞戏——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性、戏剧冲突
4、宋代:
傩仪——戏曲萌芽
宋代
南戏
两宋有种戏曲流行在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所以叫南戏。
历史原因: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许多集市和专门的娱乐的场所——瓦舍。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南戏就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