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岳麓书社2003课标版《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集体备课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陶渊明《咏荆轲》被鲁迅先生称其文章有“金刚怒目”的一面,这与陶渊明平淡自然的风格大相径庭;荆轲形象在他的笔下,有着不朽的生命力,陶渊明也被荆轲义薄云天,慷慨悲壮而感染。诗中重点描写了易水壮别的场面,“风萧萧兮易水寒”化出“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的对句,强烈地泻染了荆轲慷慨赴死的悲壮气氛。诗人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结尾,对奇功不成的惋惜感叹,但荆轲刺秦,事隔千载,诗人“余情”绵绵,感慨良深。整首诗壮中有悲,豪中代淡,清人蒋薰评论此诗说:“摹写荆轲出燕入秦,悲壮淋漓,知浔阳知隐,未尝无意奇功,奈不逢会耳,先生心事逼露如此。”龚自珍读了此类陶诗,窥知了他那“猛志固长在”的“心事”,竟以“卧龙”诸葛亮比拟陶潜,作诗曰“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枯菊高,莫信诗人竞平淡,三分梁甫一份骚”。
荆轲身上有陶渊明愤世情怀的影子,陶渊明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不过他 家族深受晋朝知遇之恩,陶侃还做过晋朝的丞相,但他不想为五斗米折腰,亲自躬耕乡野,自给自足,可他对晋王朝还是割舍不断。《咏荆轲》写于421年,正是晋宋易代之际,诗歌先以叙事的手法叙易水之别和荆轲入秦的过程,后以简单有力的议论抒情颂扬其不畏强暴的狭义行为,流露出对他的仰慕之情。诗人对荆轲的无限仰慕之情,正和他目睹禅代而对政治不满有密切联系。激愤使他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求仗义复仇。为君报国的英雄,以寓己情。温汝能《陶诗汇评》云:“荆轲刺秦王不中,千古恨事,先生目击禅代,时具满腔热血,观此篇可以知其志矣。人只知先生终隐柴桑,安贫乐道,岂知却别有心事在。”课件,陶渊明加深了对先试试感受的力度,而强烈的怀古心态使他向历史去搜寻,他借用荆轲来表达自己的生命思索和情感意绪。
《奉酬圣从待制》解读:
班行想望岁空多,知有龙门未敢过。 和近圣人师展季,勇为君子盗荆轲。
三刀旧协庭闱梦,五腨今传里巷歌。 复道谏书尝满箧,不唯诗句似阴何。
这是王安石酬答何郯的诗作。何郯(字圣从),仁宗景祐年间进士,为谏官正直敢言,无所避讳,不阿附权贵,因此得当政者越级提拔。他“遍历三院,有直声”,在当时已是颇具声明的人物。全诗由典故串联而成,主要表达作者对其为官处世的赞赏。颔联一句连用典故,旨在说明何郯的为人品质。荆公眼中,何郯人品高洁,所言所行以展季为师几近于圣人,而且有勇有义全然不似荆轲。如《扬子法言》所说,荆轲并不符合古之君子的标准,空有一腔勇气但行事却非出于义,这样的人只能称之为“盗”而已,荆公是认同这一点得。
《荆轲刺秦王》故事梗概
有心为报燕丹恩
督亢图穷匕首见
秦王绕殿呼且逃
荆卿奇功遂不成
227 B.C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前后的政治形势
▼
225 B.C
秦军灭魏
228 B.C
秦军灭楚
222 B.C
秦军灭燕
221 B.C
秦军灭齐。
秦王即皇帝位
230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