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岳麓书社2003课标版《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新课标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20世纪20年代,一批外国地质学家对中国冰川进行了一番考察。他们认为,中国所处的纬度太低,即使在第四纪时全球温度下降,在中国也不可能演变成冰川横流。因此,考察后他们断言说:“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我们没有发现,你们中国人也不可能找到。”
1913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组织了一个调查团到中国的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河北、东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调查,没有什么收获。美国人,在陕北探油失败后,按照他们的认识,写了一些谈论中国石油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对在中国找到丰富油藏的可能性表示了怀疑或悲观的态度。
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洋神话:
中国“陆相贫油”
1963年12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我国石油产品已经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尤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直击高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直击高考
(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以石油为武器,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并对西方某些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石油危机导致经济危机,西方国家经济陷入一片混乱。提价以前,石油价格每桶只有3.01美元,两个月后,到1973年底,石油价格达到每桶11.651美元,涨价3~4倍。石油提价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国国际收支赤字,最终引发了1973~1975年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石油——“工业的血液”
美国对伊拉克战争
石油——“工业的血液”
李四光生平
(一)晚清时期
1.1904年,考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0年毕业回国;
3.1911年9月,考取“工科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