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集体备课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盛世危言》
郑观应
从封建买办到爱国实业家
郑观应(1842-1922)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与实业家,一生从事商业活动。
少年时代远游上海并长期在洋行任职,与洋务大员交情颇深,后先后担任织布局、上海电报局、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后因人事挫败受诬与人,退往澳门,倾力著述《盛世危言》,《盛世危言》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给甲午战败以后沮丧、迷茫的晚清末世开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药,被称为是中国思想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著作。
情境一:
1842年,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这就是郑观应,郑家世代居住于广东省香山县。这里地处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 请大家勾勒郑观应祖辈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小农经济
1、以家庭为单位;
2、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从郑观应记事起,家里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他发现,以前从来不愁销路的土布现在鲜有人问津。市场上流行一种纺织精美,细密柔软的布匹,称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现象:大量物美价廉的洋纱洋布涌入中国,造成农民与手工业者的破产.
实质:中国沦为列强商品市场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情境二:
请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实质?
变动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材料:
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每到收获季节,家人就担心市场上农副产品的价格,因为农产品较之往年好卖了,但价格一年比一年低。洋商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洋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