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集体备课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改革的成效如何?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背景
①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阅读教材,归纳这一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有哪些?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背景
②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通过党内斗争上台并巩固自己地位。
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在大会闭幕后的一次会议上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份报告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2、主要内容
(1)、农业方面(重点)
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不仅如此,由于耕作粗放,垦荒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变得寸草不生。
玉米是赫鲁晓夫的最爱,他认为,通过大规模种植玉米,发展畜牧业,就能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但是,他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违背了自然规律。在气候十分寒冷的苏联北部地区种植玉米,其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
缺乏周密计划和科学的方法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2、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