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1《第7课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老师:他们都是什么身份?
学生:革命党
老师:留学生怎么会清廷的通缉犯在一起呢?他们又在密谋什么呢?我们来看一段史料......这段史料反映了留学生群体与清廷关系出现什么变化?
学生:走向革命、反噬倒戈。
老师:我再来看另外一个群体,他们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通过改革政体挽救清王朝,他们就是清廷体制内的立宪派。1906年清廷预备立宪后,立宪派欢欣鼓舞,但这个“预备”热身也够久的,九年准备期。立宪派心有点凉了。于是自发组织了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要求速开国会,行立宪,但清廷冰冷回绝,甚至解散了请愿团体,那立宪派代表的反映如何呢?我再来看一段史料。
学生:政治绝望、密谋革命。
老师:如果说清廷权威在广大士人心中已大大降低,那新政背景下的普通民众呢?(4分钟)
老师:好,我们来总结下,新政背景下三个特殊群体与清廷的关系。普通民众要生存,出现抢米风潮,清廷却血腥镇压,斩草除根。清廷支持留学生留学,他们却“反噬倒戈”;立宪派三次立宪请愿,清廷却冰冷回绝;那最后十年,清廷铁腕雄心实施变革,为什么会出现“离心离德”、”险象频出”?大家可以从上面四个特殊群体出发,任选一个进行思考。
学生:留学生:教育背景不同,受革命思想影响。立宪派:立宪诉求得不到满足;改革的形势急迫。普通民众:清廷苛捐杂税负担过重;生存诉求不能满足;清廷:新政改革的时内外交困,条件不够成熟,改革过于激进。
老师:同学们都解释的很好,可以说,此时的清廷内外交困,危机四伏,更应该理智决策,但偏偏在1911年5月连出两个“昏招”。我们来看看。(2分钟+3分钟)
老师:1911年,清廷迫于各界压力,终于公布责任内阁名单,但这份13名阁员的名单中,满族就占了9人,皇族就有7人。时人讥讽为“皇族内阁”,就在皇族内阁公布的第二天,清廷就宣布了违背民意的“铁路国有化”政策,将民营强制收归为国营,清廷还将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洋人,这些行径让天人士人寒心,让支持新政建设的民众彻底愤怒,从而出现了四川保路运动,而它又为武昌起义提供了革命契机。(1分钟)
老师:武昌起义爆发后,形成”首义效应“,迅速向全国蔓延。以当时的云南为例,来看看当时的情况。大家读下这段史料,那一句印象深刻?
学生:骑兵反而加入我们的队伍。
老师:由此可见,清廷统治不仅土崩瓦解,还散尽人心。辛亥革命爆发后,逐渐形成北方清廷与南方革命阵营对峙的局面。(1分半钟)
老师: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清廷已力不从心,将希望寄托在汉族大员袁世凯身上。那他们的基本态度又是什么呢?
学生:清廷要镇压革命,维护统治。革命党要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老师:那袁世凯的态度又如何呢?我们来看一段他的奏议。
学生:剿抚兼施;。
老师:最后,南北势力博弈的结果是:清帝体面退位、孙中山让位大总统,袁世凯却成为民国当权者。自此,辛亥革命正式告一段落。若以法国大革命来看,这种结果让人诧异,非常奇怪。由此,老师又想起辛亥革命“低烈度”的话题。(2分钟)
老师:这是1908清末宪法《钦定宪法大纲》和1912年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大家都仔细观察下它们各自开篇的内容。两者有什么显著区别吗?
学生:清末宪法突出君权至上;民国宪法突出人民主权。
老师,这也是民国共和体制的显著特点。除这些之外,这部宪法还设计了权力体制。大家看,这一设计体现了什么思想?
学生: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老师:这六组社会风俗的变迁给你们的感受如何?
学生:民众的社会风俗进步、趋潮、文明、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