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节群落的结构》公开课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指同种生物个体间的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的现象。
例如: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
2.种内斗争:
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发生的斗争。
C
A1
A2
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
1.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P72-73
1.由于二者生活习性相似,一起培养时,起初数量少而食物多,数量均增加。随数量增加,相互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而灭亡。证明二者争夺资源,即为竞争。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
猞猁数量
雪兔数量
猞猁数量
雪兔数量
2.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且由于植物资源稳定,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整个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4.资料1中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竞争),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2中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三、群落中种间的关系
捕蝇草
一种生物(捕食者)以另一种生物(被捕食者)作为食物.
1、捕 食
特点:“先增加者先减少(被捕食者),后增加者后减少(捕食者)”的不同步性变化。 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而淘汰。
举例:羊和草,狼和兔,青蛙和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