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科学史话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4、稳态概念的发展
许多生命活动都有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如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血压、心率)的稳态等;在宏观水平上,种群数量的消长存在稳态现象,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也存在稳态。可见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稳态已经成为生物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1、1857年,贝尔纳
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 的调节。
神经系统
2、1926年,坎农
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 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现代生理学家
目前普通认为,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
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5、维持稳态的能力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这样,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
D
正常血压:
1、正常血压是120/80;
2、高压正常值是90--140;
3、低压正常值是60--90;
4、压差20--60,40左右为好
我的血压:1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