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3节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公开课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怎样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呢?
第3节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1985年夏天,天津市大港水库地区滋生高密度的蝗虫群,致使7000hm 以上芦苇叶被一扫而光。
2
2002年夏天,同样是天津市大港水库地区滋生蝗群,局部虫口密度达每平方米5000头,但没有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几乎无损害的芦苇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差异为什么如此之大呢?
这是由于对病虫害采取了预测预报的原因。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指人类根据植物病虫害流行的规律,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病虫的分布、扩散和危害趋势。
一、未雨绸缪——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主要分为:
发生期预测预报
发生量预测预报
分布区预测预报
危害程度预测预报
读一读
东亚飞蝗一年可发生2~4代,交配后可产卵多次,一生平均产卵总数为300~400粒。孤雌生殖,其成虫可交配产卵或继续孤雌生殖。其食料植物有20多种,一生食量约60~80 g。我国古籍记载表明,几千年来,飞蝗与干旱同年发生率(或相关性)最大。其次是前一年干旱以后,再先涝后旱,蝗虫就会成片出现。
像蝗虫这样的区域迁移性(迁区性)害虫,在预测预报时还要注意其迁入迁出的情况。
蝗虫
我国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组织系统示意图
乡、村、镇植保站(点、队)
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
森林
农业部植保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