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沪教2011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音乐俱乐部 聚焦民歌 音乐CD架 音乐多棱镜 音乐创意园 音乐网上行 音乐我能行》多媒体精品ppt课件
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1.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
《童年》
2.是一首什么歌曲?
校园歌曲
3.什么是校园歌曲?
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音乐作品。
那么在上世纪五四运动时期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呢?
(进入主题,展开学习)
作者简介
李叔同——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育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 188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富裕的盐商家庭,于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法号弘一。1942年在福建泉州开元寺逝世。 李叔同自幼博学多才,擅文学、长戏剧、精绘画、工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之先河。在音乐方面,他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创作了我过第一首三部合唱歌曲《春游》,他填词的送别是在我国流传最久的一首学堂乐歌;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演出了我国第一部翻译话剧《茶花女》
聆听音乐《送别》
问题:1.歌曲的速度怎样?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速度:中速(舒缓从容地)
情感:表达了依依不舍 忧伤
惆怅 诚挚的情感
(创设情景 升华情感) 分析作品
曲式结构:单三部曲式结构(ABA)
第一、三段:音乐起伏平缓,描绘“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出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段: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为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略有变化的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别绪。
相近、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之感,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歌曲一种特别的美感!
我要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