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北师大版语文选修 唐诗欣赏《第七课 通脱豪迈 清峻沉郁——刘禹锡、柳宗元诗四首 西塞山怀古》优质课ppt课件
西 塞 山 怀 古
刘
禹
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文学家、哲学家。805年,参加“永贞革新”。因为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革新失败 。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白居易称其为“诗豪”。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诵读感知,明基调。
合作探究,悟情感。
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诗法、诗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
------ 薛雪《一瓢诗话》
小组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1、“似议非议,有论无论”,如何理解?
2、“神来天际”的“神”如何解析?(结合背景)
3、“气魄法律(诗法、诗律),无不精到”,就诗歌哪方面谈的?有何特点?
1、公元280年,司马炎代魏建西晋不久,命王濬造战舰,他率水师从益州(成都)出发,率水军讨伐东吴。东吴国君孙皓企图凭据长江天险固守,在江中暗置铁锥,并以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万全之策,结果,王濬以数十大筏冲走铁锥,以火炬烧熔铁链,顺流鼓棹,直抵金陵,孙皓备亡国之礼而降。此诗所咏,便是这段晋、吴兴亡之史。
2、王濬(206—286.1.28),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西晋著名军事家。出身于世代为 二千石的官吏之家。伐吴建有大功,却被王浑父子弹劾,心中有不平。前温令李密上表为其明不平,晋武帝亦深知其苦,遂升其为镇军大将军,加散骑常侍。晚年,王濬极其奢侈,太康六年为抚军大将军。
3、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党争激烈、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代。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而这首诗写于824年,割据势力重新抬头,当时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这首诗。
明晓典故,通古今。
历史人物
诗中之义
作者之志
表达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