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粤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诗歌 基本阅读 6 外国诗歌四首 致大海》优秀教学课件
(1799?-1837)
俄国文学始祖
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
俄罗斯文学语言创建者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
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
抒情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写作背景: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年仅21岁的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自由民主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诗中用那些意象来描绘大海?这些意象使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大海?
作者用“波浪”“容光”“音响”“峭岩”“海湾”等来描绘大海,让我们感受到一个自由奔放、雄浑苍茫、汹涌澎湃、狂放不羁反复无常、宽宏博大的大海。
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
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
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感到悲伤痛苦?
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