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粤教版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九课 小举措需要大勇气——徐锦庚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单元 新闻评论 第九课 小举措需要大勇气——徐锦庚》优秀ppt课件

  当天没有加班,下午6时下班后,李小姐在家附近的盐灶菜市场买菜。她买菜从来没有带竹篮,都是空手逛市场。买半斤海螺用了一只塑料袋,装一瓣冬瓜用一只,买一斤烧鹅也用了一只……买完,手中有了8只塑料袋。   回到家,她习惯性地拿出所有的菜,将8只塑料袋揉成一团,扔进垃圾袋。李小姐爱干净,家里什么时候都有一扎塑料袋,随时准备装垃圾。     

  吃完晚饭已是晚上8时多,李小姐6岁的小男孩嚷着要逛街。她们一家三口踱着步来到解放西路的小摊上,挑便宜点的给小孩买了一双鞋,不用说,还是用塑料袋装的。回家路上, 他们在一中天桥底下的水果商贩那里买了2斤梨和两个番石榴,又用了2只塑料袋。

  平平常常的一天,李小姐不经意间,已至少用掉了10只塑料袋3个快餐盒。

   塑料袋给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第九课 小举措需要大勇气

徐锦庚

作者简介

   徐锦庚,1995年从部队转业到宁波市,历任宁波日报农村部主任、光明日报驻宁波记者站站长、人民日报华东分社驻宁波记者站站长,现为人民日报驻西藏记者站采编主任。1985年涉足新闻工作,迄今已发表新闻、散文作品200万字。出版有《扬帆东海岸》、《明日的记忆》。

文体知识

   新闻评论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记者述评、短评、编者按、思想评论等。

  新闻评论是针对社会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发布的各种评论的总称。

记者述评

   (1)记者述评的特点是融新闻与评论于一体,既有新闻报道的特性,也有评论的特性。在记者述评中,新闻事实是作为评论的对象或论据而出现的,因此,它所叙述的新闻比较概况、扼要,议论不一定要很多,而要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做到以理服人。

思考·探究1

   塑料袋造成污染,这道理人人皆知。很多地方也曾经尝试禁止使用塑料袋,但最后总是由于种种原因“流产”。有人用种种理由为这种“流产”解释,使人产生错觉,认为禁止使用塑料袋是无法实行的。这篇评论选择拉萨市以及国外一些地区成功禁止使用塑料袋的信息来引发评论,说明“小小塑料袋难禁,究其根本,除了认识不到位之外,关键是缺乏‘断臂求生’的坚决态度”,“小举措需要大勇气”的观点就有了坚实的论据。这正是新闻评论所必需的。

记者述评

   (2)记者述评,要做到及时,记者就要深入调查研究,平时有资料积累,要善于敏感地抓住问题。记者述评的新闻事实来自现实生活,直接反映生活的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它需要通过对大量事实的分析得出结论,再用大量活生生的事实进行证明。

写作思路

   一、提出问题(1-2) 拉萨禁用塑料袋成功而不少城市的“禁塑”“流产”了。

   二、分析问题(3-8) 三方面反驳,指出关键在于坚决的执行态度。

   三、解决问题(9-10) 指出小塑料袋危害极大,禁用需要大勇气。

记者述评

   (3)寓理于事,或就事说理,不发抽象的议论,不讲空道理,道理讲得亲切自然,因而它更接近生活实际。

问题:塑料袋好像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一样,但为什么国外却通过法律来规定不得滥用甚至不准使用,我们国家也采取相应的措施?

答案:塑料袋造成严重污染,难生物降解,在土地200年后才腐烂,焚烧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是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