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12-10|语文
下载帮助
- 1. 如果已经开通VIP,仍然无法下载,请 刷新当前页面(按F5)
- 2. 下载前请确保已经注册成为会员并已经登录成功登录后才下载
- 3. 如果仍然无法下载,请联系客服QQ:3367557594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合肥市六校联考高二年级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节选《说木叶》)
1. 下列各项中,对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替代“树叶”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B. 用“树叶”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C. “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树叶”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D. 古典诗歌中习惯用单词,因此也就很少见“树叶”这个词。
2. 下列各项中,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所谓“暗示性”是特指词语的形象色彩。
B. “木”具有木质材料的影子。人们一看到“木”,就想起树干,很少想到树叶。“木”是秋风叶落情景中的鲜明的形象。所谓“暗示性”,应该是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
C. “影子”是指躲在概念背后的“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是就诗歌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性特征而说的。
D. “影子”是指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捕捉到“影子”,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相关资源
- 2019-2020学年吉林省辉煌联盟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12-10
- 2019-2020学年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2-11
- 2019-2020学年宁夏吴忠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2-10
-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2-10
- 2019-2020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12-10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2-10
- 2020届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Word版含解析12-11
- 2020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12-11
-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恩施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2-11
- 2019-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