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顺嫂的财富·梁晓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玉顺嫂的财富 梁晓声 九月出头,北方已有些凉。 我在村外的河边散步时,晨雾从对岸铺过来。 “梁先生……” 我一转身,见是个少年。雾已漫过河来,他如在云中,我也是。我在村中见到过他。 “有事?” “我干妈派我请您到她家去一次。” “你干妈是谁?” “就是……就是……村里大人都叫她玉顺嫂那个……我干妈说您认识她……” 他干妈是玉顺嫂,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冬季,河边。 “是梁先生吧?”——她背一大捆苞谷秸,望着我站住,一脸虔敬。她高挑,50多,头发已白了一半。 我说是。 “你们北京人,知道的情况多,据你看,咱们国家的股市,前景到底会怎样呢?” 我一愣,我是从不炒股的。然而多少也算了解点儿情况,就说:“不怎么乐观。” “是么?”——她的双眉顿时紧皱起来了,身子似乎顿时矮了,仿佛背着的苞谷穗一下沉了几十斤。虽然她仍尽量在我面前挺直着腰。给我的感觉是她的骨架转瞬间缩巴了。 她又说:“是么?”——目光牢牢地锁定我,有些发直,我一时后悔。 “您……也炒股?” “是啊,可……你说不怎么乐观是啥意思呢?不怎么好?还是很糟糕?就算暂时不好,往后必定又会好的吧?村里人都说会的。他们说专家们一致是看好的。你的话,使我不知该信谁了……只要沉住气,最终还是会好的吧……”她一连串的发问,我无言以对,根本料想不到,在这么个仅30几户人家的小村,会遇到一名股民,还是农妇! 我敷衍几句,匆匆过桥,几乎是逃…… 朋友听我讲了经过,不安地说:“是玉顺嫂,你说了不该说的话……” 朋友告诉我,3年前,玉顺嫂丈夫王玉顺在自家地里起土豆时,一头栽倒死了。那一年他们的儿子在上技校。他们夫妻攒下了8万多元钱,是预备翻盖房子的钱。丈夫一死,玉顺嫂没了翻盖房的心思。偏偏那时,村里人家几乎都炒起股来。炒股热潮,是由一个叫王仪的人忽悠起来的。他忽悠大家参与炒股,是想用大家的钱将自家损失捞回来…… 王仪离家出走了,以后就再没在村里出现过。连他家人也不知他下落。 从此,村里农民们闻股变色。 大家都认命清仓了,唯独玉顺嫂仍蒙在鼓里,仍做着股票升值的美梦,仍整天沉浸于她当初那8万多元已涨到20多万元的幸福感之中。告诉她8万多已损失到只剩1万多了,赶紧清仓吧,怕死了丈夫不久的她承受不住真话的沉重打击;不告诉呢,又都觉得自己简直不是人! 我跟那礼貌的少年来到玉顺嫂家,见她躺在炕上。很破陋的家,炕席都是破的。她一边坐起来一边说:“还真把你给请来了,我病着,下不了炕了,你别见怪啊!” 那少年将桌前的一把椅子摆正,我明白那是让我坐的地方。我虚伪地说,不知道她病了。如果知道,会主动来探望她的。 她叹口气,说她得了风湿性心脏病,一查出已很严重了,地里活儿根本干不了了,只能慢慢腾腾自己给自己弄口饭吃。 我心一沉,问她儿子目前在哪儿 她说儿子已从技校毕业了,在南方打工。知道家里把钱买了股票后,跟她吵了一架,赌气走了,连电话也很少打给她。我的心一沉,竟还疼了一下。 她望着少年又说,多亏有这个干儿子,经常来帮她做点儿事。 玉顺嫂又夸了他几句,话题一转,说她是请我来写遗嘱的。 我愕然,忙安慰她不要悲观,不要思虑太多,没必要嘛。 玉顺嫂又叹口气,坚决地说:“有必要啊!你也不必安慰我了,安慰我的话听多了,没一句能对我起作用的。你来都来了,就耽误你点儿时间,替我把遗嘱写了吧……” 那少年从抽屉里取出纸、笔和印泥盒,一一摆在桌上。 在玉顺嫂那种充满信赖的目光的注视之下,我犹犹豫豫地拿起了笔。按她的遗嘱,子虚乌有的22万多元钱,20万留给她的儿子;1万元捐给村小;1万元办她的丧事,包括修葺她丈夫的坟;余下3000多元,归她干儿。我接着替她给儿子写了封遗书:她嘱咐儿子务必用那20万元给自己修一幢房子,说在农村没有了房子,人生总归堪忧。并嘱咐儿子千万不要也炒股,那份儿提心吊胆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序、家信、情书、起诉状、辩护书,我都替人写过不少,悼词也曾写过几次的。遗嘱却是第一次写,然而是多么不靠谱的一份遗嘱啊!值得欣慰的是,同时我还代她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遗书;一位母亲留给儿子的遗书,一封对得住作家的文字水平的遗书…… 这么一想,我心情稍好了点儿。 几天后,朋友正欲陪我回哈尔滨,几个村里人匆匆来了,说玉顺嫂死在炕上了。 村人们凑钱将玉顺嫂埋在了她家的地头,她丈夫的坟旁,又凑钱给她丈夫修了坟。她儿子没赶回来。唯一能与之联系的手机号码被告知停机了。 没人敢做主取出玉顺嫂的股钱来用,都怕她那脾气不好的儿子回来问罪,惹出麻烦。 丧事结束,我见那少年悄悄问我的朋友:“叔,干妈留给我的那份儿钱,我该跟谁要呢?” 朋友默默看着少年,仿佛聋了、哑了。他求助的将目光望向我。 我胸中一大团纠结,郁闷得有些透不过气来,同样不知说什么好…… (选自《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晨雾从对岸铺过来”“雾已漫过河来”,小说开头这两处对雾景的简洁勾勒,看似闲笔,其实联系下文来看,它起到渲染不祥气氛等作用。 B. 小说写“我”说股市“不乐观”,然后描写玉顺嫂的双眉、身子、目光等外貌及其语言,传神地表现出玉顺嫂的恐惧和对“我”的失望。 C. 小说借朋友的转述交代了玉顺嫂的家庭背景和她所在的村里大家热衷炒股的状况,这部分插叙充实了情节,也为玉顺嫂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 D. 小说结尾写到少年的疑惑,朋友“默默看着”,“我”的“纠结”“郁闷”,营造了一种压抑、沉重的气氛,增强了小说的警示意味,能引起读者反思。 2. 小说中的“玉顺嫂”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以“玉顺嫂的财富”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玉顺嫂的财富·梁晓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①头脑简单:丈夫死后,她盲信盲从,将家里积攒的8万元用于炒股,希图发财致富。②善良朴实,有爱心:她爱儿子,给儿子攒“钱”盖房子,叮嘱儿子不再炒股;为村小捐“钱”,留“钱”为丈夫修坟、给干儿子,这些都可见其善良、有爱心。③谦恭、虔敬:对于“我”这样来自北京见过世面的人,她向“我”咨询股市行情,请求“我”帮忙写遗书,表现了她的谦卑虔诚、敬重。 3. ①高度概括情节,标明叙事线索。“玉顺嫂的财富”高度概括情节的主干,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围绕玉顺嫂对自己财富前景的担忧、财富的由来、立遗嘱分配自己身后的财富等事件来展开具体叙述,使得结构紧凑,脉络明晰。②暗示主题思想,增强反讽意味。小说聚焦“玉顺嫂的财富”,通过塑造玉顺嫂这一农村底层抗争无奈命运的女性形象,冷峻地揭示了当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全民炒股”);“玉顺嫂的财富”其实是不可靠的,而她却信以为真,这是玉顺嫂的悲剧,以之为题,增强了反讽意味。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传神地表现出玉顺嫂的恐惧和对‘我’的失望”错,对“我”失望在文中没有体现,因为在这个时候玉顺嫂关注的只有股票的事情,从下边情节玉顺嫂的一连串发问全是围绕着股票的事可以知道。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依据文中“他们夫妻攒下了8万多元钱,是预备翻盖房子的钱。丈夫一死,玉顺嫂没了翻盖房的心思。偏偏那时,村里人家几乎都炒起股来。炒股热潮,是由一个叫王仪的人忽悠起来的。他忽悠大家参与炒股,是想用大家的钱将自家损失捞回来……”“大家都认命清仓了,唯独玉顺嫂仍蒙在鼓里,仍做着股票升值的美梦,仍整天沉浸于她当初那8万多元已涨到20多万元的幸福感之中”可知,玉顺嫂头脑很简单,盲信盲从,直到写遗嘱时还把子虚乌有的22万多元钱进行了分配;依据文中玉顺嫂写的遗嘱的具体内容“20万留给她的儿子;1万元捐给村小;1万元办她的丧事,包括修葺她丈夫的坟;余下3000多元,归她干儿。我接着替她给儿子写了封遗书:她嘱咐儿子务必用那20万元给自己修一幢房子,说在农村没有了房子,人生总归堪忧”可知,多角度刻画了玉顺嫂心疼儿子,心地善良、朴实、有爱心的美好形象;依据文中开篇“你们北京人,知道的情况多,据你看,咱们国家的股市,前景到底会怎样呢?”和文章中间“玉顺嫂又夸了他几句,话题一转,说她是请我来写遗嘱的”等故事情节来看,玉顺嫂对我一直是非常尊重的,说明她是一个谦卑的人,懂得尊重别人。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 首先在情节结构上,“玉顺嫂的财富”这个题目既是小说的中心,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围绕玉顺嫂对自己财富前景的担忧、财富的由来、立遗嘱分配自己身后的财富等事件来展开具体叙述,使得结构紧凑,脉络更明晰。其次在人物塑造上,通过玉顺嫂一直沉浸在她当初那8万多元幸福感之中,直到写遗嘱时还把子虚乌有的22万多元钱进行了分配,刻画了玉顺嫂头脑是简单的,同时也是值得读者怜悯的。最后在主题思想上,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现代经济模式开始侵入农村,开始侵蚀每个朴实的农民的心,一夜暴富,谁不想呢?可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一夜暴富呢?货币不断贬值,固定的收入使得农民生存压力加大,他们渴望能通过某种方法摆脱这种束缚,可是他们不明白经济的阴谋与不确定性,财富的驱使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踏上一些不归路,追求财富当然没有错,可是实际情况却是对投资的巨大束缚,当你无法承担投资所带来的任何可能的风险时,请慎重考虑,玉顺嫂的欲望、生活的压迫和现实的诱惑支撑着她勇敢的踏入了这条不归路,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点睛】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阅读。 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 3.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的作用。 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
|
录入时间:2021-02-05 11:4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