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发挥”不是“发泄”·王群》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发挥”不是“发泄”

——谈谈朗诵及相关的几个概念

王群

一说起“朗诵”,很容易想到与之相近或者相关的几个概念:“朗读”、“诵读”、“吟诵”,甚至还有“吟唱”,以及新近冒出来的“演诵”一词。这些概念在实际运用时不少人多少有些困惑。其实这里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对概念外延的认知问题;一个是对概念内涵的认知问题。

有人觉得所谓的演诵确实感动了现场不少观众——诚然,是否能够感动观众的确是评价朗诵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但文本和基调(感情色彩和分寸)应该是朗诵艺术创作的依据,任何离开文本和基调(感情色彩和分寸)的朗诵艺术创作都是无本之木。而如果认为所谓的演诵也是一种风格的话,那么我想说,创新不是别出心裁,风格也不能出格,个性化非个人化,必须建立在共性基础之上。

当下朗诵,有人轻有声语言而重辅助手段,这一般存在于初学者之中;比如有人用尽洪荒之力,声音和情感有释放而无节制,这一般存在有一定基础的朗诵者之中;比如有人混淆朗诵与演戏的区别,这一般存在有“专业”水平的朗诵者,例如所谓的演诵者。

汪曾祺曾说:“作品是流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米兰·昆德拉曾言:“古希腊哲学探寻世界问题,并非是为了满足所谓的某种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受到了认知激情的驱使。”因此,朗诵者应该明白大道至简的道理。如果“为了满足所谓的某种实际需要”而喧宾夺主地运用辅助手段,大声嘶吼,满台飞舞,不是一心表达作品(斯坦尼语:“心中的艺术”),而是刻意表现自己(斯坦尼语:“艺术中的我”)的“做”法,则离朗诵艺术的本质渐行渐远,永远达不到朗诵艺术的最高境界。

目前,把诗词特别是古诗词当成了台词或其他文体在诵读的现象非常普遍。产生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一是朗诵者缺乏古诗词文体和语体特征的认知;二是朗诵者错把发挥当作了发泄,因刻意追求效果,展现自己的各种能力而故意忽略之。

我认为,无论哪一种原因,但凡丢弃了文本类别(文体)和语言风格(语体)的朗诵,无疑严重违背了朗诵艺术创作的根本规律:朗诵是以有声语言为主对文学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活动。否则将会严重破坏了古诗词原本应有的高古、幽远、隽永、深邃之神韵。

因此,为了能正确引领、推动朗诵艺术,我们一定要认清朗诵艺术的本质:朗诵不是综艺节目,更不是杂耍;朗诵者不是在演戏,不是在念台词;朗诵舞台不是施展各种才能的秀场。

当然,舞台朗诵不仅是听觉的享受,也是视觉的享受。我们不反对舞台朗诵“戏剧化”的艺术处理,可以调动“灯、服、道、效、化”等一切手段,可以设置舞台情境,但必须以有声语言表演为主,必须以作品的文体和语体为基础,必须掌握态势语言表演的分寸。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对朗诵概念的困惑主要是由对朗诵概念外延的认知问题和对朗诵概念内涵的认知问题的引起的。

B. 大声嘶吼,满台飞舞,不是一心表达作品,而是刻意表现自己,这样永远达不到朗诵艺术的最高境界。

C. 以有声语言为主对文学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朗诵,严重破坏了古诗词原本应有的高古、幽远、隽永、深邃之神韵。

D. 要正确引领、推动朗诵艺术,我们一定要认清朗诵艺术的本质,在认识本质、抓住本质的基础之上,也可以适度地进行形式创新。

2. 下列对于“演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演诵常常能够感动现场的观众,但往往会忽视文本,过分夸张感情,从而受到专业人士的批评。

B. 演诵者常常混淆朗诵与演戏的区别,重演而轻诵,将舞台当成施展自己各种才能的秀场。

C. 演诵者常常是被“心中的艺术”所诱惑,而忽视了“艺术中的我”,忽视了对有声语言艺术规律的深刻认识。

D. 让夸张的演诵回归朗诵,需要朗诵者必须以有声语言表演为主,必须以作品的文体和语体为基础,必须掌握态势语言表演的分寸。

3. 汪曾祺曾说:“作品是流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请结合全文,理解汪曾祺这句话的含义。

下载Word版试题
《“发挥”不是“发泄”·王群》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C   

3. (1)“流”,指抓住有声语言表达的规律,巧妙发挥,给听众自然而然的享受。

(2)“做”,指过分依靠舞台、布景及其他表演手段,喧宾夺主,让朗诵艺术成了带有发泄意味的个人表演。

(3)作者引用汪先生对文学作品创作规律的理解,巧妙类比,说明朗诵的一般规律。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C项,“……二度创作的朗诵,严重破坏了古诗词原本应有的高古、幽远、隽永、深邃之神韵”错误,原文是“但凡丢弃了文本类别(文体)和语言风格(语体)的朗诵,无疑严重违背了朗诵艺术创作的根本规律:朗诵是以有声语言为主对文学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活动。否则将会严重破坏了古诗词原本应有的高古、幽远、隽永、深邃之神韵”,是说“丢弃了文本类别(文体)和语言风格(语体)的朗诵”将会严重破坏了古诗词原本应有的高古、幽远、隽永、深邃之神韵。

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和把握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命题需要准确理解文本内容,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演诵者常常是被‘心中的艺术’所诱惑,而忽视了‘艺术中的我’”错误,原文是“如果……不是一心表达作品(斯坦尼语:‘心中的艺术’),而是刻意表现自己(斯坦尼语:‘艺术中的我’)的‘做’法,则离朗诵艺术的本质渐行渐远”,可见,原文意思是忽视了“心中的艺术”,被“艺术中的我”所诱惑。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意和作者观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需要考生找到该句所在位置,抓住句中关键词,结合上下文和作者观点进行分析。

由“当下朗诵,有人轻有声语言而重辅助手段,这一般存在于初学者之中;比如有人用尽洪荒之力,声音和情感有释放而无节制,这一般存在有一定基础的朗诵者之中;比如有人混淆朗诵与演戏的区别”可以看出,当下朗诵大多忽略了朗诵和语言本身,汪曾祺强调“作品是流出来的”,旨在说明朗诵时应当让语言自然而然地出来,少藻饰,给听众自然而然的享受。

根据下文“如果‘为了满足所谓的某种实际需要’而喧宾夺主地运用辅助手段,大声嘶吼,满台飞舞,不是一心表达作品(斯坦尼语:‘心中的艺术’),而是刻意表现自己”可以得知,“做”,指过分依靠舞台、布景及其他表演手段,远离了朗诵艺术的本质,一味发泄,成了个人的表演。

此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的名言,将“作品”与“朗诵”同类相比,旨在说明朗诵的一般规律。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录入时间:2021-02-05 11:47:35